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1990.09-1995.0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 科生,获“建筑学学士”学位
(2)1995.09-1998.0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 士研究生,获“建筑学硕士”学位
(3)2001.09-2004.06:浙江大学建筑系 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4)2002.06--2002.09:香港理工大学建筑与房地产系 交换学习
(5)2007.03-2008.04: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访问学者, 师从德国景观建筑大师Peter Latz 教授
工作经历
(1)1998~200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助教
(2)2000~2001,工作于宜昌市规划管理局
(3)2004年开始工作于浙江大学建筑系
(4)2012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讲课程
(1)研究生课程设计(地域性建筑、乡村人居环境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一年级
(2)讲述课程:现代建筑引论;硕士、博士研究生一年级
(3)专题化课程设计(本科生四年级)
(4)暑期设计周(本科生三年级)
(5)中瑞联合暑期课程(方向:低碳建筑与社区),硕士、博士研究生
主要贡献
科研项目
(1)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长江三角洲湿地类型基本人居生态单元适宜性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 编号:50508038
(2)1996—2000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陕北黄土高原绿色住区基本聚居单位模式研究”
(3)2001—2004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长江三角洲绿色住居机理与适宜性模式研究”
(4)2001—2004年,参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长江三角洲绿色住居适宜性模式研究”
(5)2003—2004年,参与省科技厅重点支助项目“生态人居环境与节能集成技术研究和应用”,
发表主要论文
(1)表皮材料的认知与建构逻辑——慕尼黑的三栋新建筑,建筑学报,1/1,2009(8)
(2)也说建筑评价,建筑学报,1/1,2008(8)
(3)作为整体系统的景观的含义,1/1,华中建筑,2008(9)
(4)防洪观念的变迁,1/1,新建筑,2008(10)
(5)传统与现代—江南水乡与现代城市地域特色,1/3,华中建筑,2007(1)
(6)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水体护岸界面方法初探,1/2,建筑学报, 2006(3)
(7)滨水住区“柔性界面”的探讨——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为例,1/2,华中建筑,2006(3)
(8)柔性下垫面塑造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2,建筑学报, 2005(4)
(9)适宜性人居环境研究——“基本人居生态单元的理论与方法”,1/1,新建筑,2005(4)
(10)江浙地区中小城镇城市划模式初探, 1/3. 规划师, 2004(6)
(11)从原生走向可持续发展——黄土高原绿色窑居的地区建筑学解析与建构. 3/3. 建筑学报,2004(3),
(12)界面的消解. 1/1. 建筑学报, 2003(10),
(13)香港可持续发展建设的经验. 1/1. 规划师, 2003(3)
(14)黄土高原绿色窑洞居住区研究的科学基础与方法论. 3/3. 建筑学报, 2002(4)
(14)关于绿色建筑评价的思考. 2/2. 浙江大学学报, 2002(6)
著作
(1)《一图千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11-4562-3,2009年1月
(2)《Freising的春天——一个建筑师的欧洲日记》,ISBN 978-7-5611-4563-0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3)《空间的背后》,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 978-7-5381-7564-6,2012年7月
(4)《1900年以来的现代建筑史》,联合翻译,ISBN 978-7-112-13787-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12月
(5) 《居住在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家庭居住变迁实录》,东南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41-7084-4,2017年4月
(6)《来自鄣吴的消息-十二楼建筑工作室作品集》,东南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41-8535-0,2019年10月
【使用锤子简历小程序制作简历】
零经验实习简历模板
21254人用过
学生求职简历模板
52754人用过
申请研究生简历模板
2324人用过
经典工作简历模板
6254人用过
投行咨询简历模板
12465人用过
产品经理简历模板
7532人用过
程序员简历模板
7457人用过
留学英文简历模板
4554人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