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历
1962.2出于江苏省宜兴市太华镇太平村。
1982.7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毕业。
1987.10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博士学位。
1987.10-1990.8德国,多特蒙德大学,研究人员。
1990.8-1993.7德国,美茵次大学,研究人员。
1993.8-1994.8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研究人员。
1994.8-1996.12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
1996.8-现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2017.7—,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
任免信息
2017年7月,吴岳良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
研究方向
粒子物理,量子场论和宇宙学。
学术成就
创建了味对称规范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大气和太阳中微子振荡之谜。建立了普遍的具有两个黑格斯二重态的弱电统一标准模型,对理解时空反演和电荷共轭变换对称性(CP)破坏的起源和机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现了一类新的CP破坏机制,它不仅可解释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还可导致许多新的观察效应。最早注意到了重顶夸克的非退耦效应及其对直接的CP破坏的影响。创建了一类超对称大统一模型,给出了标准模型中未知参数之间的十多个关系式。提出了统一自然界中四种基本作用力的一个可能模型。发展和应用量子色动力学的有效理论定量地计算了有关重要的强子矩阵元,帮助理解强子的结构和QCD引起的夸克禁闭。较早用拓扑方法推导出了Virasora代数的中心项和有规范场存在的非线性-模型的反常作用量。给出了广义Chern-Simons示性类和递推关系式的一个简单推导及其物理应用。发表论文近百篇,并得到了大量引用。有关工作被多次邀请在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报告。还被邀请到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获199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研基金。
从事粒子物理和量子场论研究并做出独创性工作。首次论证一组手征代数关系并在量子手征圈图贡献下成立,最先表明K-介子衰变中直接的正反粒子-左右镜像反演(CP)对称性破坏和ΔI=1/2同位旋规则可在标准模型框架内同时得到自洽的解释,其理论预言与国际上两个重要实验结果一致。首次完整地建立CP自发破缺的双黑格斯二重态模型,不仅可解释标准模型中CP破坏的起源,同时使得每个夸克和轻子都带有一个物理的CP破坏位相成为新的CP破坏源。与合作者提出重夸克有效场理论的物理基础并给出多个计算高阶修正的动力学方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科研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研基金,1997-2001,已圆满完成任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和创新性成果,
2.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研基金匹配基金,2001-2004,进展顺利,预期取得重要突破,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99-2002,已取得一批有学术价值的成果,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重大项目,2002-2004,进展顺利,预期取得重要和开创性成果。
院士名单
艾国祥 白以龙 陈彪 陈和生 陈佳洱 陈建生 陈木法 陈难先 陈式刚 程开甲
崔尔杰 戴元本 丁伟岳 丁夏畦 范海福 方成 方守贤 冯端 甘子钊 葛墨林
龚昌德 谷超豪 郭柏灵 郭尚平 郝柏林 何泽慧 何祚庥 贺贤土 洪朝生 洪家兴
胡和生 胡仁宇 黄润乾 黄祖洽 霍裕平 姜伯驹 解思深 经福谦 邝宇平 李邦河
李大潜 李德平 李方华 李家春 李家明 李惕碚 李荫远 李正武 林群 刘应明
龙以明 陆启铿 陆埮 吕敏 马大猷 马志明 闵乃本 欧阳钟灿 彭实戈 钱伟长
曲钦岳 沈文庆 沈学础 石钟慈 苏定强 苏肇冰 孙义燧 汤定元 唐孝威 陶瑞宝
田刚 童秉纲 万哲先 汪承灏 王鼎盛 王恩哥 王乃彦 王诗宬 王世绩 王绶琯
王迅 王业宁 王元 王梓坤 魏宝文 魏荣爵 文兰 吴文俊 吴岳良 夏道行
冼鼎昌 谢家麟 邢定钰 熊大闰 徐叙瑢 徐至展 严加安 杨福家 杨国桢 杨乐
杨应昌 叶朝辉 叶叔华 应崇福 于渌 于敏 俞昌旋 詹文龙 张殿琳 张恭庆
张涵信 张焕乔 张家铝 张杰 张仁和 张淑仪 张伟平 张裕恒 张宗烨 章综
赵光达 赵忠贤 郑厚植 周光召 周恒 周又元 周毓麟 朱邦芬 朱光亚 庄逢甘
邹广田
【使用锤子简历小程序制作简历】
零经验实习简历模板
21254人用过
学生求职简历模板
52754人用过
申请研究生简历模板
2324人用过
经典工作简历模板
6254人用过
投行咨询简历模板
12465人用过
产品经理简历模板
7532人用过
程序员简历模板
7457人用过
留学英文简历模板
4554人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