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哈索·冯·曼托菲尔1897年1月14日生于德国波茨坦一个有政治和军事传统的普鲁士贵族家庭。1908年年仅11岁的哈索参军,进入位于纽伦堡的(Naumburg/Saale)军官学校第9预备军官学员队(cadetprepcorps)学习深造。
1911年,他升入了位于柏林,号称德国的“西点”的里特希菲尔德(Berlin-Lichterfelde)军官学校继续深造。1916年2月22日,哈索毕业后正式入伍。先后参加了第一次世纪大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代表战役突出部之役,是德国武装部队中第24位带橡树叶、宝剑和钻石的骑士十字勋章的获得者。1921年6月23日,哈索和爱姆加德.冯.克莱斯特(ArmgardvonKleist,第60位宝剑骑士EwaldvonKleist元帅的侄女)结婚,婚后育有2个孩子。
二战结束后被俘虏,哈索于1978年9月24日在奥地利的特洛尔(Tyrol)故去。他的遗体归葬在巴伐利亚(DiessenamAmmersee/Bayern)。
军旅生涯
1916年2月22日,哈索毕业后正式入伍。以候补军士(Fahnrich)军衔进入位于拉森瑙(Rathenow)的第6普鲁士步兵师第3“冯.齐曾”轻骑兵团(Husaren-RegimentvonZieten(Brandenburgisches)Nr.3)补充营服役。同年4月28日,晋升为少尉。调到该团第5野战骑兵连(Squadron)任职。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都给人留下一名骑兵的深刻印象。10月12日,在西线,法国的巴坡密(Bapaume)附近的一次战斗中,19岁的年轻少尉哈索的右大腿被榴散弹击中--负伤入院。第2天,1916年10月13日,他获得2级铁十字勋章。1917年2月,哈索伤愈归队,被上调到第6普鲁士步兵师师部担任参谋职务。5月2日获得1级铁十字勋章。此后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
1918年11月/12月间,一战接近尾声时,哈索受命率部负责守住位于科隆(Koln)附近地区的莱茵河(Rhine)上的一个桥头堡,以保障西线的德军部队从占领区顺利后撤回到德国本土。完成任务后,12月20日,被调回位于拉森瑙的第3轻骑兵团补充骑兵连。
一战结束后,1919年1月,哈索加入位于柏林的自愿军(Freikorpsu2018vonOvenu2019),担任第2副官,参加平定国内的叛乱。魏玛共和国成立后,5月,回到拉森瑙的国防军(Reichswehr)第25骑兵团服役。
1920年,在新的驻扎在拉森瑙的第3普鲁士骑兵团担任骑兵连的连长(Squadronleader),成为新成立的10万国防军中的一员。
1923年被调到团里担任副官,并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干了7年。
1925年4月1日,晋升中尉军衔。
1930年2月1日,哈索开始担任团里的技术中队的队长(technicalsquadron)。由于一直在骑兵部队服役,加上喜欢此运动,他的马术水平大增。
1931年1月2日,他获得了德国金质骑士奖章(GermanHorsemanu2019sBadgeinGold)。
1939年又得过德国金质国民运动奖章(GermanNationalSportsBadgeinGold)。虽然不及得奥运冠军的第142位宝剑布朗克维斯基(Bronikowski)少将,但他的骑术可见一斑。
1932年10月1日,他被调到位于巴姆堡(Bamberg)的第17巴伐利亚(Bavarian)骑兵团担任骑兵连的连长。
1934年4月1日,他晋升为骑兵上尉军衔(Rittmeister)。被派执行各种任务。1934年10月1日,他自愿调到陆军新成立的快速部队“埃弗特(Erfurt)”骑兵团。
1935年10月15日,他和他的骑兵中队被改编为第2装甲师第2摩托化来复枪营(MotorcycleRifle)的部队,他担任该部的连长。在古德里安将军(HeinzGuderian)指挥下。
1936年10月1日,他晋升为少校。36-37年间,他担任参谋,主要负责训练驻扎在温斯道夫(Wünsdorf)的第2装甲师所有的军校学生和预备军官。
1937年2月25日,被调到陆军总部OKH,在古德里安将军领导下,任装甲部队的督导员。(第25位获颁双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HermannBalck将军也干过这活)。
1939年2月1日,哈索被派往柏林附近(Berlin-Krampnitz)的第二装甲兵学校任总教官(Headofdirectingstaff)。1939年4月1日,他晋升为中校军衔。入侵波兰和西方国家的的行动他没有机会参加。但是他利用这个机会刻苦钻研装甲作战的理论,为以后的实战打下良好的基础。
1941年5月1日,他终于接到命令,出任赫赫有名的鬼师“Ghost”第7装甲师第7来复枪团第1营的营长,他的师长是第278橡叶骑士方克少将(HansFreiherrvonFunck,最后是装甲兵将军军衔。)。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第3装甲集群第39摩托化军指挥下的第7装甲师杀入苏联中部。一路势如破竹,连续在明斯克(Minsk)和维帖布斯克(Vitebsk)和斯摩棱斯克(Smolensk)消灭大量敌人。8月25日,哈索升任第7装甲师第6来复枪团(Schützen,摩托化步兵团)团的团长。他的前任阿格上校(ErichvonUnger)在8月21日的战斗中阵亡。
1941年10月1日,他晋升上校军衔,继续率部向苏联首都前进。参加了维亚兹马(Vyasma)外围的战斗,并取得巨大胜利。1941年11月15日,德军发动对莫斯科的最后攻势。尽管那时是严酷的寒冬,德军仍然顽强的从北和南两个方向以惯用的钳型攻势向目标拼死一博。11月28日,哈索再立新功,在苏军炸桥前率部队突然占领了横跨伏尔加-莫斯科运河(Volga-MoscowCanal)上的加克罗马(Jakhroma)桥。但是,由于没有更多的后续部队来巩固和坚守住桥头堡,哈索很不情愿的退回了运河。同年12月5日,苏军开始发动一系列大反攻,迫使德军全线后撤。随后等待德军的是艰苦的1941/42年冬季防御。第7装甲师随大部队边打边撤,一直到尔热夫(Rzhev)附近地区才站稳脚跟,哈索随部队一直在这里持续战斗到1942年5月2日,才撤到法国休整。1941年12月31日,哈索上校因为在加克罗马桥的突击成功而获颁骑士十字勋章。不久后他又获得了1941/1942俄国冬季战役奖章(MedalfortheWinterCampaigninRussia1941/1942(“EastMedal”))。
1942年7月15日--11月4日,在法国休整期间,哈索上校升任第7装甲师第7装甲掷弹兵旅的旅长。
1943年2月5日,哈索上校来到北非的突尼斯,被任命为布劳契师(“VonBroich”)的第2任师长,该师是以第1任师长FriedrichFreiherrvonBroich少将的姓来命名的,布劳契于2月5日调任第10装甲师担任师长职务,1943年5月1日晋升中将,5月12日在突尼斯投降。1942年8月29日骑士十字勋章。
1943年2月11日,“VonBroich”师改番号为现任师长哈索的姓--“VonManteuffel”师。该师是一个混编部队,包括各种单位。有空军的“Barenthin”猎兵团{该团是以团长巴瑞信(WalterBarenthin)上校的姓命名的。3月10日,巴瑞信上校因伤被疏散出北非,后来晋升空军少将,活过了战争,有第160装甲掷弹兵团,以及意军第10“Bersaglieri”团。为了执行“牛头(Ochsenkopf)”行动,空军伞兵第11先锋营和一个反坦克机枪连,一个炮兵连,一个20mm防空炮连组成了“Witzig”战斗群,在维兹格少校(RudolfWitzig)的率领下配属该师。在1940年5月10日德军伞兵滑翔突袭比利时艾伯特运河(AlbertCanal)上的埃本埃玛尔(EbenEmael)要塞的行动中,维兹格是花岗岩分队(GroupGranite)的指挥官,这次行动非常出名,因此他于1940年5月10日获得骑士十字勋章,以后又获得662橡叶,活过战争,2001年5月去世。
1943年2月26日,在北非战场的美军和英军东西对进,非洲军团的德军已经是落日的斜阳了。就是在这种恶劣的不利条件下,哈索还是指挥部队发动过一场成功的反击,切断了敌军后方的交通联系,消灭了一批英军。第5装甲集团军军长阿尼姆上将(GeneraloberstHans-JürgenvonArnim),1941年9月4日骑士,1943年3月9日接替隆美尔元帅升任德军北非军团司令,5月12日在突尼斯投降。发动了“牛头(Ochsenkopf)”行动,要缓解突尼斯防线北端的压力,并对盟军发动大反攻。在这次行动中,位于第5装甲集团军右翼的“哈索”师的任务是助攻。面对占有优势兵力和装备的英法两国部队,给他的命令是率部队向西挺进以取得对山地的控制权,进而控制梅德宁(Medene)地区连接塞得捷那尼--阿比奥(Sedjenane—DjebelAbiod)的公路。从英法部队手中夺回了塞得捷那尼。他指挥劣势兵力大胆进攻,取得很大成功,俘获敌军1600人。全师休整补充后重新发动进攻,一直将英军第46步兵师击退了20英里。而主攻方向上的德军却失败了。这是哈索担任师级主官后的指挥的第一次大仗。但是个人的杰出表现终究不能挽救非洲军团的厄运。
1943年4月30日,在德军投降前,疾病和精疲力竭让哈索倒下了,他被疏散出北非,送到柏林和海德尔堡(Heidelberg)的医院治疗。但“哈索”师的番号没有因此而撤销,5月8日,该师的残部在继任师长(KarlBülowius中将)率领下在突尼斯向由布莱德雷(OmarN.Bradley)中将指挥的美军第2军(U.S.IICorps)投降。如果他晚病倒几天,可能就此默默无闻了。
1943年5月1日,哈索被晋升为少将军衔。1943年8月20日,元首亲自点将调病愈的哈索少将回东线任第7装甲师师长。当时的情况是:德军在库尔斯克大战后已无力进攻,苏军已经开始发动凶猛的反攻。他到任后一周,8月28日,当他在车中指挥战斗时,后背被空袭的苏军飞机击中负伤,但他仍留在前线。他指挥第7装甲师在苏联中部的哈尔科夫(Kharkov),贝尔格罗德(Belgorod),阿克乎亚塔(Akhtyrka)等地经历了一系列苦战,边打边掩护部队撤退。撤过第聂伯河后,负责防守第聂伯河中部,然后又在基辅(Kiev)附近与苏军激烈战斗。
11月6日苏军收复基辅,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有要被分割开的危险。德军发动了对苏军基辅突出部的反击。作为第48装甲军(军长第19位钻石,巴尔克将军(HermannBalck)的主要攻击矛头,1943年11月19日夜,第7装甲师重占日托米尔(Zhitomir),将位于该城北部的面临苏军包围的第8装甲师解救出来。原第7装甲师第78装甲炮兵团的GottfriedFroelich上校担任第8装甲师师长,最后他晋升少将军衔,活过战争,1943年12月20日骑士。因此一役,1943年11月23日,哈索少将获颁橡叶骑士十字勋章,全军第332位。在随后一个月的攻防战中,第7装甲师,特别是第25装甲团战果辉煌,受到了统帅部的嘉奖。第25装甲团团长舒尔茨(AdelbertSchulz)上校于1943年12月14日成为第9位钻石骑士。
1943年12月25日,元首邀请哈索共度圣诞,同时命令他出任“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PanzerGrenadierGrossdeutschland”的师长。但当时战事紧急,现在调离有胆怯之嫌,他请求稳定局势后再交接职务。到1944年1月26日,形势稍缓,战线稳定后,他将职务移交给已经晋升少将军衔的舒尔茨。1月28日,刚接任第7装甲师师长的舒尔茨少将阵亡。卡尔毛斯(KarlMauss,第26位钻石骑士)将军接任。
1944年2月1日,哈索晋升中将军衔后正式到任。接替何润林中将(WalterHoernlein,晋升步兵将军军衔),同时该师升格为“大德意志装甲师”。这支部队可是德国国防军中数一数二的王牌。哈索军服上同时带有两个部队袖标,分别是“DAK”(德国非洲军团)和“Grossdeutschland”(“大德意志”装甲师)。1944年2月22日,为表彰他在第7装甲师的师长任上稳住了防线,哈索中将获颁双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全军第50位。在新的岗位上,哈索中将和他的将士们在克罗沃格德(Kirovograd)以西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防御战斗,到1944年3月末渐渐的从乌克兰退入了罗马尼亚境内。5月初苏军在科涅夫(Koniev)元帅指挥下沿塞列特河两岸向南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他又在雅西(Iasi[罗马尼亚东北部城市]),TirguFrumos,和PodulIloaiei等地灵活而熟练地指挥了几次成功的装甲防御战斗。一直到6月初,战事稍歇,苏军被挡在罗马尼亚的门口。经过短暂的夏天休整后,1944年7月末,哈索率领全师被调到东普鲁士,以挡住苏军对德国本土的威胁。8月初,他率部队发动迅速的反击,将苏军从立陶宛(Lithuania),维尔卡维斯克(Wilkowischken(Vilkaviskis))地区击退,收复了城镇,但是他的部队也损失了相当数量的坦克。接着,另一次反突击于8月16日开始,他指挥仅存的一点点部队配合其他部队(就有他的老部队第7装甲师)北上从立陶宛边境地区对拉脱维亚(Latvia)的苏军发动进攻,目的是为被切断在库尔兰半岛(Courland)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第16和第18集团军打开一条退路。他的部队沿海边从陶拉格(Tauroggen)一直到达里加湾(RigaBay)上的图库斯姆,到8月27日,在海军协助之下,解围部队沿着海岸打开一条通往北方集团军群的狭窄走廊。这便为北方集团军群从陆路撤出波罗的海北部各国提供了最后的机会。
1944年9月1日,元首再次亲自点将,哈索被晋升为装甲兵将军军衔,来到西线代理第5装甲集团军的军长。他把师长职务交给了劳伦兹上校(第395橡叶,KarlLorenz,前“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团长,最后晋升少将)。这时盟军已经占领了大半个法国,8月25日,巴黎已经光复。第5装甲集团军刚刚逃出法莱斯(Falaise)口袋。德军西线的形势万分危急。9月10日,他到任,接替第16位钻石骑士武装党卫队上将迪特里西(GeneraloberstderWaffen-SJosephDietrich)。当时第5装甲集团军归“G”集团军群指挥,在法德边境的法国洛林(Lorraine)地区的吕内维尔(Lunéville)附近布防。9月18日,他的部队和美军巴顿中将的第3集团军(U.S.3rdArmycommandedbyLieutenantGeneralGeorgeS.Patton)在吕内维尔发生激烈战斗,同日收复刚被美军占领的城镇,但由于损失过大,无力再战,只好转为守势。
9月21日,巴尔克将军接替第146位宝剑骑士布拉斯兹科维茨上将(JohannesBlaskowitzGeneraloberst)担任“G”集团军群司令。巴尔克和哈索两人在1943年11月的基辅突出部的反击战时就是上下级。巴尔克下令发起大规模进攻。不惜任何代价要将美军阻止于圣萨林一线。第5装甲集团军则奉命向阿拉库尔(Arracourt)地域的美军第4装甲师进攻。战至9月29日,终于将美军的进攻挡住,赢得了整个10月的战场平静。
10月,哈索和第5装甲集团军离开“G”集团军群北上到达“B”集团军群指挥下的德国埃弗(Eifel)地区,开始为“莱茵观望”(“WachtamRhein”(WatchontheRhine))行动进行准备。
1944年12月16日,突出部(Bulge)反击开始。莫德尔元帅(第17位钻石骑士WalterModel)的“B”集团军群从被积雪覆盖的阿登森林向由美军把守的稀疏防线发动进攻。进攻的计划是主力武装党卫队第6装甲集团军(军长是武装党卫队上将迪特里西)在右翼、第5装甲集团军在左翼实施突击,穿过马斯(Meuse)河,攻下布鲁塞尔(Brussels),最终目标夺取安特卫普(Antwerp)。势力较弱的第7集团军(军长是炮兵将军布兰登堡ErichBrandenberger第324橡叶)保护南翼。这是希特勒为扭转战局,挽救其失败的命运,孤注一掷,在西线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进攻以失败告终,但此役却成就了哈索的英名。在战斗打响前,哈索又一次显示了他极高的战术指挥技巧。他说服了希特勒不要使用大规模炮火准备,而代之以拂晓前的各个师以营级规模的步兵纵深穿插攻击。尽管是配角,但第5装甲集团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突击部队第47装甲军第2装甲师(师长MeinradvonLauchert上校,第396橡叶,后晋升少将)进抵马斯河附近的小镇塞勒斯(Celles),是德军推进最远的部队。
在17日的一次钳形攻势中,第5装甲集团军的右翼第66军(军长是卢赫特WaltherLucht炮兵将军,第691橡叶)围歼了美军第106师的两个团,大约8000美军被俘,使美军遭到了他们二战在欧洲战场上的最严重的损失。18日,哈索第5装甲集团军的先锋第47装甲军(军长是第157宝剑骑士装甲兵将军吕特维茨HeinrichFreiherrvonLuettwitz)进抵公路交通枢纽巴斯托尼(Bastogne),进尔包围该地。而原计划中的主攻部队武装党卫队第6装甲集团军却因为泥泞的道路和美军的顽强抵抗在12月18日就被阻止住了。希特勒被迫同意从武装党卫队第6装甲集团军的部队中抽出一部分来加强第5装甲集团军,但是为时已晚。美军紧急增援,德军第2装甲师被美军第2装甲师和英军第29装甲旅的第3皇家坦克团消灭。22日,吕特维茨派军使要求巴斯托尼被围美军投降,指挥101空降师(E连也增援被围在此)的麦考利夫(AnthonyC.McAuliffe)准将的回答是:“Nuts!”。——从此以后成为传奇。
1945年1月8日,德军开始后撤,8天后,元首将武装党卫队第6装甲集团军调到匈牙利执行“春季觉醒”行动,对苏军发动反攻。1945年1月末,美军将战线推回到1944年12月16日前。哈索指挥部队撤回德国本土埃弗(Eifel)继续防御。虽然德军最终攻势受挫,但第5装甲集团军的成就依然得到了交战双方的肯定。1945年1月30日,哈索职务前面的代理2个字去掉,被正式任命为第5装甲集团军军长。1945年2月18日,哈索成为第24位获钻石双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的德军军人。2-3月,他的部队在美军第1和第3集团军压迫下向东撤过莱茵河(Rhine)。1945年3月9日,元首突然将劳斯上将解职(第280橡叶ErhardRausGeneraloberst),再次把哈索调回东线接任第3装甲集团军军长,由哈普上将(GeneraloberstJosefHarpe,第36位宝剑骑士)接替哈索的职务。第3装甲集团军隶属于“维斯瓦”集团军群(HeeresgruppeWeichsel[Vistula]司令是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HeinrichHimmler),被部署在波美拉尼亚(Pommerania)和奥得河下游一线(Oder),北面从波罗的海海滨(Baltic)向南到埃伯斯瓦尔德(Eberswalde)。主要任务是减缓和击退苏军旨在夺取柏林的攻势。几个星期内,在新的岗位上,他率领缺乏装甲车辆的部队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经受了数倍于己的苏军的猛烈进攻。尽量保证了防线的完整。
1945年3月20日,希姆莱被解除维斯瓦集团军群司令的职务,由第1装甲集团军军长海因里其上将(第136双剑骑士GotthardHeinriciGeneraloberst)接替。哈索的第3装甲集团军继续在梅克伦堡与在波美拉尼亚的苏军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以后是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对峙。
1945年4月16日,苏军开始攻击渡河,一些苏军部队强渡到西岸,但是被哈索指挥部队发动反击击退。战斗持续到4月19日,德军还顽强的坚守在整个奥得河地区。4月20日上午,苏军罗科索夫斯基(KonstantinK.Rokossovski)元帅的第2白俄罗斯(Belorussian)方面军将主攻方向调整到在斯泰因(Stettin)以南的奥投巴亨(autobahn)。尽管德军重创苏军第610近卫师,但是苏军还是在西岸占领了一个桥头堡。
4月21日,德军第3装甲集团军第281步兵师一部和驻扎在斯泰因的卫戍部队发动反击,夺回了一些地区,但是苏军牢牢的守住了桥头堡。在奥得河其它地段上苏军的进攻被第547步兵师和第1海军步兵师击退。
4月22日,第3装甲集团军调集了第549步兵师,第281步兵师,武装党卫队第28师等部队对苏军在奥投巴亨的桥头堡发动更猛烈的反扑,试图将苏军赶过河。苏军后撤一段距离,但是桥头堡还是守住了。与此同时,苏军在其他地段继续猛攻,终于在格瑞芬哈根(Greifenhagen)又取得了一个立足点。大批苏军陆续渡过奥得河。锲入了第3装甲集团军的中央,在此情况下,哈索向集团军群报告已经无法再守住现有防线了。
4月24日,海因里其上将命令第3装甲集团军向西撤退。
4月29日,凯特尔元帅(Keitel)亲自下令解除了海因里其上将的职务,他希望哈索能接任,但是哈索拒绝如此苛刻的对待海因里其上将。这时哈索能做的就是尽其所能救出他所能救出的一切,他把伤员、平民和部队送往英美军控制区,以希望他们获得相对的安全。
1945年4月30日--5月2日,他指挥残部和平民共30万人撤过Mecklenburg(梅克伦堡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州名](濒波罗的海)),越过了苏军和英—美联军之间事先划定的分界线。
战后生活
1945年5月3日,在德国北部的哈格瑙(Hagenow),哈索率领他的第3装甲集团军的残部向英军投降,成了一名战俘。
1945年5月3日--1946年12月,哈索作为一名战俘被转辗关押在英国的几处战俘营,其中就有第11特别营地(IslandFarmSpecialCamp11)。后来被交给美国人,关押在德国的Nürnberg-Langwasser和马尔堡(Marburg)的战俘营中。当他被关押期间,他参与了美军部队战史挡案的编写工作,他从一名前敌手的角度给美国人提供尽可能有价值的军事信息,一起研究阿登反击战中的机械化作战这个专题。
获释后几年情况不详。从1953年到1957年,哈索加入了西德的自由民主党(FreeDemocraticParty)并成为该党的一名国会议员{MemberoftheBundestag(GermanParliament)}。
1959年,德国杜塞尔多夫(Düsseldorf)的一个法庭对他提出指控。原来他在1944年1月13日以胆怯的罪名下令宣判一名19岁的哨兵死刑并执行,当时该士兵在乌克兰的瑟柏托夫卡(Shepetovka)某处站岗值勤,该士兵眼睁睁的看着2名战友被苏军活捉,既没有实施救援也没有向上级报告。军事法庭判该士兵两年徒刑,但哈索非常气愤,认为此情况有违战友之间的感情,必须严惩。
1959年8月法院宣判哈索有罪,他被判处了18个月的徒刑,但是由于前西德政府总统西奥多休斯(WestGermanBundespr?sidentTheodorHeuss)代为求情,哈索只服了2个月的刑就被释放了。他出狱后,多次应以前的西方对手之邀去美国访问,在各处演讲。还应邀出席过西点军校的毕业典礼。
【使用锤子简历小程序制作简历】
零经验实习简历模板
21254人用过
学生求职简历模板
52754人用过
申请研究生简历模板
2324人用过
经典工作简历模板
6254人用过
投行咨询简历模板
12465人用过
产品经理简历模板
7532人用过
程序员简历模板
7457人用过
留学英文简历模板
4554人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