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简历品牌推广师
魏春媛诗人简历_名人简历
作者:君仔小编 2022/05/08 00:01:27
阅读 275
魏春媛,女,笔名:翰墨诗林(雪魂),50年代末出生于黑龙江省延寿县。下放知青,教过书、摆过小摊、做过临时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大庆油田老石油文学创作组成员,参编并出版《金秋十月》、《幸福》等文集。出版诗集《秋天深处》。作品散见于《辽河》、《诗友》、、《新世界诗刊》、《中国石油》、《北方时报》、《石油管道报》、《新诗潮》、《岁月》、、《西部作家》、《阵地诗报》等多种报刊杂志。

人物简介

魏春媛,笔名:翰墨诗林、雪魂。50年代末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延寿县。下放知青,放过猪、教过书、摆过小摊、做过临时工,2008年退休。黑龙江省大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大庆油田老石油文学创作组成员。

作品介绍

作品散见于《辽河》、《延寿文学》、《老科协》、《诗友》、《北泉歌声》、《情诗季刊》、《新世界诗刊》、《敕勒川》、《中国石油报》、《大庆日报》、《大庆油田离退休生活》、《大庆作家》、《萨尔图》、《让胡路》、《纵游大庆》、《新诗潮》、《岁月》、《巴彦文学》、《大庆油田报》、《西部作家》、《松基三井文艺》、《龙凤作家》、《阵地诗报》等多种报刊杂志。

散文集《暗夜笔记》荣获2010年“鹊桥杯”华语网络文学大赛实力奖。诗集《秋天深处》荣获首届“飞扬杯”大赛三等奖。散文《二月雪》荣获大庆市作家协会第二届“咏梅咏雪”文学大赛二等奖;散文《梦里的那场大雪》荣获大庆市作家协会第三届“咏梅咏雪”征文“进士奖”;散文《黑蝶》2010年荣获首届“梁祝杯”全球华语爱情诗文大赛佳作奖。诗歌《一朵花,在雨水里站起》荣获2010年全国“首先杯”诗歌大赛优秀奖;散文《梦别泰山》2012年“新星杯”网络文学作品大赛中获提名奖,2013年“华夏情”全国诗歌散文邀请赛三等奖;诗歌《风趟过了岁月》2012年荣获首届《草根杯》全国原创文学征文二等奖。

有作品收录《凤凰涅槃》、《中国新散文精选》、《萨尔图放歌》、《亲情花开》、新锐《当代网络作家诗人作品精选集》等多部文集。出版诗集《秋天深处》。

代表作品

散文集《暗夜笔记》

迷离的暗夜,暗夜的迷离,演绎着一个个温馨而凄婉的故事。也许是因为美丽,才诱惑着人们走进了这样一个没有喧嚣、没有世俗的童话世界。当新的波浪越过你的岸堤,当如花的笑靥在墙角张望,当曾经的纯真被彼此的目光撞碎,留在指尖上的顾盼,将是你心灵的栖居和停靠的港湾。它将以缓慢的节奏,进入生命中最灿烂的季节,也是最令人感动和怀念的季节……

《暗夜笔记》这部散文集,是由著名南国漂泊派女作家郝秀琴作序。全书共分:情录书卷、眸上心痕、岁月钩沉、一卷秋光、随笔小札、相关评论等六个部分,大约20万字。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生命的追求以及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歌颂。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书中更多的是让人们对秋天这个季节有着太多的留恋和深刻的理解。丰富的内涵,灵动的语言,律动的情感,浓得化不开的色彩,一点一滴之处都展现出作者对人生的大彻大悟!相信这本书,能给读者带来些许的启迪和共鸣。

《暗夜笔记》荣获2010年一起写“鹊桥杯华语网络文学大赛”实力奖。

诗集《秋天深处》  

《秋天深处》是作者第一部诗集,共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诗歌211首,书中同时收录了王乐群、张俊清、胡金海、魏丽琴、魏秋霞、笑依等6位诗人、作家为诗集所写的评论。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了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热爱之情。

该书分秋天的花朵、冬天的童话、生命的咏叹、远山的呼唤、散落的花语、故土的深情、相关评论等七个部分。由吉林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张笑天题写书名,大庆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大庆作家协会副主席杨铁刚作序。此诗集题材宽泛,语言清新质朴,展示了一个走进人生之秋的女诗人对生命、人生、爱情的深层认知和感悟,以及对祖国、对故土、对大自然的深情吟咏。

诗歌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血管里的血赋予了她写诗的激情,使她的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细腻灵动的气息。她的诗就像秋天里的一片落叶,留着她生命的沧桑,留着她生命的气息和温度。她的每一首诗,都是人生的绝美抒情。相信这本书能带给读者一些启迪和思考。

人生格言

诗歌,是血管里流出的血,我要用充血的翅膀,去划破诗歌的胸膛;让那些干瘪的文字,流淌出新鲜的空气和阳光……

相关评论

静如秋水的心灵世界

——魏春媛《秋天深处》读后记感

王乐群 

魏春媛的诗集《秋天深处》,用睿智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秋天深处的靓丽景观,展露了她静如秋水的心灵世界,张扬了对现实和理想的无限吟颂。可以肯定地说,作者在出版诗集之前,已经具备了诗人的特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诗人了。

这本诗集,我以为起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是眷注向度的全景关照

个人出版诗集,从内容上说,可以集中某项特定的内容,也可以包罗万象。诗人的视角再开阔毕竟是有限的向度,不可能成为人生和社会的百科全书。但魏春媛的诗集所包含的内容,应该说是较为宽泛的。诗人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内心世界,这里有对国家、对民族的赞颂,如《共和国礼赞》、《爱你,九百六十万的山河锦绣》、《雪域之土》、《一部祭歌向天阙》、《生命的走向》;有对乡情、亲情的依恋,如《乡情》、《蚂蜒河之恋》、《亲亲的故乡》、《乡愁》、《回故乡》、《思念》、《我的大庆,我的萨尔图》、《父亲,我心中的一面旗》、《品读母亲》;当然,也有对友情、爱情的倾心,如《一生的守望——写给爱人》、《爱在生命里花开——纪念结婚二十三周年》、《风吹过岁月》、《十丈软红》、《那朵涟漪》等等。在这些诗歌里,诗人倾注了全部的情愫,放怀讴歌吟咏,编织出了绚丽的锦绣华章。

二是心灵世界的深层挖掘

应该说,这本诗集虽然写了大千世界的光怪陆离,但诗人的笔触,更多地是对心灵世界的深层挖掘、深层剖析。在六部分诗歌里,比较明显的心灵回音有《生命的咏叹》、《散落的花语》、《五百年的回眸》等等篇章,其他各篇章表面上写的是季节、时光、岁月、山川、日月,但实质上仍然是心灵的透视。这里面较为突出的诗歌有:《向昨天告别》、《心灵的梵音》、《拥抱春天》、《秋季,我在等你》、《雪花》、《殿堂》、《浪花》、《句号》、《疏离的世界》、《罂粟》等等。在这些诗歌里,诗人以心灵为归宿,让心灵走出歧途,走出困惑,走出孤独,走出苍凉,去追赶太阳,去拥抱春天。让灵魂放射出希望的光焰。

三是语言载体的古今融汇

诗人以创作自由体诗为主,间或也写些古体诗词。这种古今诗体的写作,给这本诗集的语言风格增添了浓烈的色彩。这方面的诗歌主要有:《读你——致李清照》、《春梦无边》、《雨夜香丘》、《冬天的童话》、《无悔》、《秋叩心扉》等等。可试举几例:“琴台旁/望远山/正几度/浅醉兴未改/细看夕阳向晚,照遍钟楼。”(《秋叩心扉》)“对月临风/把酒无眠/明眸里缱绻泪滴万千。”(《冬天的童话》)“雪花飞/你凝眉/纵然寒风料峭/余香却如三千东流水。”(《无悔》)这些诗句,明显带有古诗词的韵致。诗人甚至把古代诗人词家直接邀约到诗境里,与古人对话,增添了诗歌的沧桑感。在《读你——致李清照》的诗里,诗人写道:“对你的倾情/没有办法瞒过自己/千年的约定/更无法做到转身离去。”在《春梦无边》里,诗人从春天的景色,联想到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的诗境,纵笔抒情:“鸭儿/也从苏轼的宋词中划来/从平平仄仄的韵脚里划来/碧波荡漾/湖水澄清/翅下,孵一个春江水暖/孵一片春意盎然。”这种时空的对接,意象的幻化,为诗歌平添了浓郁和厚重,令人回味绵长,意犹未尽。

浏览这本诗集,无疑于在深秋里做了一次漫游。诗人集浓情、厚爱、深沉、洒脱于笔端,将秋色的壮美、斑斓、大气磅礴尽心展现给读者。读着这些凝以心血、积以时日的诗歌,读着这些令人心动、浮想联翩的诗歌,我被诗人的功力折服了。

正如诗人在《殿堂》这首诗里所宣示的那样:“虽然你不是诗意的女子/却痴痴地在这片田野上守望/一场春风或者秋雨/可否疗你身上累累的伤/因为生命的根不失向往/梦便沁着泥土的芳香/收获多少/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该有一个辉煌的殿堂。”可以说,诗人如今经过艰苦的跋涉,已经寻到了生命的根,已经踏进丰腴的泥土,已经登上诗歌神圣的殿堂。

愿诗人在这辉煌的艺术殿堂里,像百灵鸟一样,为这片土地,为这片美景,唱出更动听的心灵之歌、生命之歌。

2011.9.4于大庆东城

(王乐群,《大庆社会科学》编辑,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魏秋霞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秋天的静美总是让人幻想,那五彩斑斓、果实累累、馨香怡人的金色世界,总会让人想到收获。而我却从秋天的深处,看到了一个声色鲜活的、丰富坚韧的内心世界;看到了一个诗人笔下流淌出来的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文学爱好者,行走于文学路上的那份艰辛;还有快乐背后的一丝丝隐痛……

读姐姐这本诗集,给我太多太多的凝思、震撼和启迪。随处采撷一枚秋叶,都会看到她行走的剪影和生命高度。而每一首诗,又是她心灵深处一面坚韧的盾。

秋天是属于诗人的,属于荷尔德林,属于海子。秋天里一粒饱满、馨香、成熟的种子,来自于春夏秋冬的孕育,来自于土壤、阳光、水、和耕耘者的辛勤培育。就像一粒菩提的种子,萌发要经历破壳的阵痛后,才能够长出更加茁壮诱人的菩提树。人也一样,要经历时光的打磨后才会慢慢的成熟。

岁月是一本教科书,书里有苦难、有悲伤、有幸福也有快乐。它告诉我们如何实现心灵的成长,并抵达幸福的彼岸。生命的国度是一座花坛,繁花令人赏心悦目,果实令人倍感甘甜。那不起眼的小花和野草,在我的眼里一样缤纷绚烂。你,蚂蜒河畔、长寿山下走来的女子;当因缘聚合的时候,你拿起笔,用真挚的爱,诠释着生命旅程中的苦辣酸甜,书写对梦想锲而不舍的追寻和对家乡亲人的无限热爱。你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故事,你经历着同龄人所没有过的经历。即便是在多舛的青春岁月,即便是躺在病榻上,你也不曾向命运低头。你努力着,实践着。在人生的半百之年,你终于从秋天的深处一步步地走来,走出了那段曲曲折折的人生小巷;走出了唏嘘嗟叹的自我,走出了一个成熟、靓丽、自在的女子。

秋天深处的每一段心语,每一抹痕迹,每一个脚印,每一片落叶,每一朵云,每一捧雪,每一个深夜;都是花儿的绽放,都是心影的折射。是落地的馨香,是汩汩流淌的文思,是“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岁月静好。漫步在秋天深处,如同沐浴在佛光的圣洁中,诗人那种时而雄浑激昂、时而黯然神伤、时而充满调皮、时而又满怀禅意的灵犀,在此一览无余。《华严经》里的有这样一个偈颂:“心如工化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佛心亦尔。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身不住于心,心亦不住心,而能做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知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当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充满灵性的时刻,外在的一切事物都将被赋予生命的色彩。从而达到情感世界完美的交融和统一。

姐姐思维的触角是自由伸展的,姐姐诗歌的内涵是丰富的。透过那些像呼吸一样的诗句,你可以倾听到诗人生命的脉动;你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辉和人活着的价值。她秉承了父母亲吃苦耐劳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文学的土地上勤奋地耕耘。她用一朵花的情感,深爱着这个秋天;爱着世界并同等地爱着每一个对她有着恩德亦或怨恨的人。她活得真实,活得顽强,活得坦荡。

生命中最精彩的秋光水色

——散文集《暗夜笔记》序

郝秀琴

从电脑前站起来,推开窗户,我慢慢感受冬的暖意,思维随着清冽流动的空气,咀嚼回味着《暗夜笔记》这部文集的精彩描写。不觉中,魏春媛的身影又在眼前萦绕,我静静地体味她曾经走过的沧桑岁月,聆听她在时间长河里急速行走的脚步。于是,一个金灿灿的丰硕累累的秋天在眼前幻化,这就是魏春媛笔下营造的那个秋天……

《暗夜笔记》是由:情录书卷、岁月钩沉、眸上心痕、随笔小札、相关评论等五个部分组成的一部散文集。抒写了相思的愁、相望的伤;倾诉了对亲情友情真挚的爱,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书中更多的是让人们对秋天这个季节有着太多的留恋和深刻的理解。丰富的内涵,灵动的语言,律动的情感,浓得化不开的色彩,一点一滴之处都展现出她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如果说五彩的秋叶、芬芳的花朵为魏春媛的秋天编织出美丽的霓裳,那么鲜活的文字万缕的情丝就是点缀其间的串串珠链。《繁华落尽不是秋》、《枫落秋雨中》、《一卷秋光》、《触摸秋夜》、《凉雨微寒初秋夜》……都成了魏春媛生命中最精彩的秋光水色。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苍凉而令人孤寂的季节,而魏春媛却偏偏喜欢秋天。她在《暗夜笔记》中,用浓笔重彩幻化出一幅秋的风景。落叶、秋风、秋雨、秋阳还有故人……读完之后,我掩卷凝思:魏春媛为什么会对秋天有这么深的感情?“用一朵花开的姿势,去领悟你从春夏到秋冬花落蝶死,草败叶枯的全过程。”(《触摸秋夜》)也许,这就是她的回答。

魏春媛2005年开始文学创作,短短几年,她的作品在全国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并多次获

奖。其代表作品:散文集《暗夜笔记》荣获2010一起写网“鹊桥杯华语网络文学大赛”实力奖。诗集《秋天深处》荣获首届“飞扬杯”校园期刊文集大赛三等奖。魏春媛的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在文学这条路上,并不能以创作时间的长短来衡量一个作家的创作水准和成就。如她所说:“那聚积一季的情怀,浓缩成一段情、一份思念,哪怕步履沉重;哪怕是生命已无春意;哪怕记忆浓缩成一页珍藏的日记,那无语的峭壁,依然写着不冷的回忆……”(《秋季·红叶·情怀》)对于一个天命之年的女人来说,青春一去不再复返,生命中的花季雨季已经与她无缘。秋天,对于魏春媛来说,是唯一能抓住的季节,她知道自己在这个季节里应该索取什么,珍藏什么。

魏春媛的人生是坎坷的,曾经三次参加高考,名落孙山几乎让她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在一片灰暗的人生路上,是文学拯救了她,让她看到生命中的橄榄树。于是,她义无反顾地拿起笔,执着地去追逐理想。文字如一片片在阳光里摇曳着的青绿色的叶子,让一个个美丽的梦在叶尖跳跃闪烁。秋天的云舒云卷,花开花落,都让她感悟到:“这季节之秋,又何尝不是人生之秋季呢?”(《触摸秋夜》)。一个女人,到了人生之秋季,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朱颜老去,美人迟暮,但魏春媛写秋天,无伤怀之感。她给人一种勇气一种激情,一种和时间赛跑的力量;一种流淌在血液里的对文学执着的追求和热爱,对生命的珍惜和真爱,对生活的渴望和希冀。于是,生命之树绽放了最艳丽的花朵,这朵花开的耀眼,开的鲜艳,开得洒脱舒展。

虽然她“看不清这一季秋天的路该从何处开头,何时走完?”(《触摸秋夜》),当她感觉自己走到人生的秋天时,愈来愈珍惜时间的宝贵。但如何来精精彩彩走过这一季,魏春媛无时不在拷问自己,拷问生命。“穿过五十三岁的时光雨巷,我在思考着五十三年的岁月,如同刚从梦中醒来,感知时光流逝的匆忙与无情。”(《怀念生命中的每一个季节》)

是啊,这是一个饱经风霜已知天命的女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解读。读到这里,我不尽掩面泪流,因为有着和魏春媛相同的心路历程。有着和青春永别的悲痛,更有着对已过岁月的留恋和回望。因此,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女人更能感觉时间的无情,岁月的严酷,生命的有限。

感谢造物主,给了魏春媛一双飞翔的翅膀,让她飞跃龙门,跨越年龄;朱颜不改,童心不老,才情如泉。她用飘逸空灵的文字,为自己筑造了一座辉煌灿烂的宫殿。那里,是她灵魂的居所,心的归宿。“生命真正的归宿是:瞬间消逝或绽放的才是生命的纯净、坚强、豁达和不朽灵魂!”(《生命的归宿》)。

魏春媛的秋天,是一个激情洋溢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秋天,她的每篇文章里,总能找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有文字做伴,欲望之火就能支撑起塌陷的天空!”(《生命的风韵》)。她的文章大气奔放、洋洋洒洒,但不乏委婉绰约、忧伤美丽。这忧伤虽然淡然,却如铅一样沉重,让读者去思考、追溯、幻想……字里行间蕴含着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渴望,对人生的向往。有一种“向天再借五百年”的气概与豪情,读着让人激情涌动,热血沸腾。好一个翰墨诗林,一个女人的不屈形象!“留住暮秋的树叶、留住阳光下的轻吻、留住月光里的记忆、留住眼神里的天堂……”(《触摸秋夜》)这难道不是魏春媛对生命的呼唤和渴求吗?

秋天是美丽的,秋天的暗夜更另人神往。《暗夜笔记》不尽突出一个“秋”字,更突出一个“暗”字,这个字一般人会理解为阴暗、灰暗或者黑暗,但在魏春媛的笔下,这个暗夜是何等的美丽,何等的令人神思遐想,从而看出魏春媛是一个爱幻想爱做梦的女人。暗夜,那绚丽缤纷的梦伴她舒袖起舞,伴她轻吟雅诵;暗夜,她如一只浴火的凤凰,开屏展翅,涅槃重生。

魏春媛对生活的体验独到细微,她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间流出来的。读着,仿佛听到她心脏跳动的旋律,看到在指尖上飞舞的梦幻之羽。我不禁想起诗人顾城的名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那么,魏春媛也是这样,在暗夜里,她用心灵吟唱,用激情燃烧,用慧眼寻觅。于是,那一个个黑色的夜,在她的笔下变得璀璨夺目,星光灿烂。

魏春媛命运多舛经历坎坷,但这些也是她创作的源头和动力。她两次走过死荫谷,在这样的状态下,仍然用手中的笔抒写一个又一个温馨而凄婉的故事,让生命走进最灿烂的季

节,这怎能不催人泪下,感动天地。她每走一步,“脚印里镶嵌不仅是生活,还有光华灿烂的瞬间酿造的诗句,燃烧的每一步都是那样铿锵,那样有力。”(《生命的风韵》)这段话清晰地勾画出魏春媛坚定的形象。“勤奋的飞瀑能重开智慧的闸门,安逸的复流能腐蚀意志的长堤。”这是翰墨诗林的人生格言,也是她人生的姿态和信念。

许多年来,她坚定不移地守着自己心中的世界。“那些酸甜苦辣的味道,都已化成了一种力量,一种杉杉来迟的激情。甩掉沉重的铠甲,以我怆然的笔触,用我的情怀和血脉,诠释人世间的百态疯狂……”(《生命的颜色》)魏春媛说:“我不在乎起点有多高,最重要的是终点。”“在如血的夕阳之下,看见了我的躯壳已经模糊成一个弯弯的问号。”她在问天、问地、问自己,于是,她的灵魂在弯弯的问号中挺然起立,燃烧的激情如火焰熊熊。让读者的思维和情感也不由地游弋在她营造的精神领域之中,寻觅那属于自己的灵魂栖息之地。《暗夜笔记》中,许多有生命的语言,如秋天吹来的一阵阵清清爽爽的风,吹走了尘埃,吹走了不属于这个季节的败草枯叶,用倏忽而至的意象和斑斓的色彩装点着秋的风景。“为了等你这一季/还要擎起多少狂风暴雨/真的好苦/世界为一切而存在/而我只为你--秋季”《秋天,我在等你》这是魏春媛心灵的呐喊,悲壮、崇高,圣洁。给人一种力量,一种震撼。一语洞悉了魏春媛明净的内心大世界。

《暗夜笔记》是一部难得的好书,我期待着这部书早日问世!

止水孤鱼2012年元月4号写于北京

作者简介:郝秀琴,女,笔名琴子,网名止水孤鱼,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集宁区作协副主席,南国漂泊派女作家,以《南国漂泊三部曲》饮誉文坛。二零零九年入内蒙古大学文研班深造,继续其文学创作路。

饱经沧桑后的宁静

——赏读翰墨诗林散文《繁华落尽不是秋》

琴 韵

《繁华落尽不是秋》是翰墨诗林极具代表性的一篇抒情散文。此文触景生情,不但从秋阳追寻落叶的足迹向我们展示出了一幅浓烈的秋风扫落叶的萧瑟画面,还借助想象与联想、象征和比拟等手法,托物寄情,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有虚而实的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秋季的看法及人生秋季对爱的渴求。反复赏读后感觉本文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最大的特点是意境深邃,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表达作者了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

一、托物寄情,意境深邃

秋天是多彩的,含蓄的.也是既喜又伤的矛盾结合体。喜的是硕果累累一派丰收的景象,伤的是秋风四起时,映入眼帘的是衰草瑟瑟,黄叶纷飞。漫天衰败的迹象难免会带给人“秋风秋雨愁杀人”及“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伤感。作者也难以逃脱世人的悲秋的思绪“每到这个季节,总会有许多忧伤的思绪向我侵来。”已听不到衰草里蟋蟀的歌唱,看见“满目的落叶萧瑟的被风吹来吹去,”时真切的感受到了“秋风秋雨秋意浓,夜凉如水清风冷。”发出了“赏花扶花花不语,梦落瑶池叹秋零。”的感叹。作者在感叹之时极力地“义无顾地去寻找”秋叶“飘落的痕迹”,希望能在“亿万片飞舞的落叶中,找寻到系着“风中的顾盼”曾经“捧在手心里的”将自己的万千温柔“永久地静止在回首的泪眼中”的那片叶子。表面看似作者好像在极力渲染秋的到来带给他的伤感,实则是为了凸显作者的“生命已走进了秋天”,作者正在“立于秋风中等待一片叶子的飘落”,而这枚落叶就是他人生际遇中一位年龄相近、阅历相仿,对生命有着相同的感悟和理解的蓝颜。这也是本文深邃意境的体现,更是作者写作目的之所在。

人生的秋季,在经历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后,对于感情也有了自己深层的感悟:真正的情感如珠贝之磨砺,像水乳之交融,似蕙兰之芬芳。友情的真谛不在于朝朝暮暮花前月下的缠缠绵绵,而是即使对方在海角天涯,也能心心相印地真情。唯心灵最贴近的才是弥足珍贵的。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正是对情感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之后,在自己人生秋季遇到了一位情趣相投“心生感动,心存温柔,心怀感激的”蓝颜。就是这位蓝颜,“却在点滴间为平实的人生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才给手指间留下了最精彩的感动和眷恋”(她优美的散文及诗歌。)彼此间有了“是前世的相约让彼此在今生相逢?还是前缘未尽,来到今世再续?”爱情。使得他们在人生秋季有了美好的情感际遇,使得他们各自心灵的那份空间有了甜蜜的爱恋与回忆,无尽的牵挂与思念这份美好的情感,让作者感受到了人生秋季血液中涌动着的爱的激情。多么美好的邂逅,“那近似于残缺的美,依然让人心动和爱恋”。

世事难料,变故难测。当她还沉醉于爱意浓浓的文字当中时“一切瞬生瞬逝的绚丽,一切有生有死的生命,终将在默默地被埋葬着”这段美好的情感“只因命里的因缘”“驮着离别的惆怅,赤裸裸的泊下阵阵心痛。”走远。

在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之后,留给作者的是“饱经苍桑之后的宁静,淡定的心在落日的余辉中,却又显得如此缤纷与温柔。”作者“忘记了所有的悲伤”之后坠入文字恬静纯洁的静美之中,用文字书写丰富内心世界,把作者人生秋季的“秋景的美升华到了极致。”

在秋季里,看日出日落,聆听古典音乐.静静的回想着过去的点点滴滴,人生路上的得与失,生命中的悲欢离合,看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云卷云舒,得失俱忘。蓦然之中,心智大开、豁然醒悟,在硕果中收获喜悦,在寂寥中体会着悲欢离合。看大雁南归,聆听秋虫低鸣,观枫叶凄美,叹百味人生。

二、语言凝练,富于文采

本文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寥寥数语就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行文潇洒,不拘一格,鲜活的文气,新颖的语言,巧妙的比喻,含蓄的寓意,多种多样的写作技巧自如运用,使的这篇散文显得越发清新隽永。

本文不论是题目还是文章的意境,处处流露出作者对物对人的缠绵的爱,堪称一篇意境深邃,文字优美的佳作。

2011.9.6

内容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2772182309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