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简历品牌推广师
Mauro Giulian意大利简历_名人简历
作者:君仔小编 2022/05/08 00:05:58
阅读 139
朱利亚尼(1781-1829),系意大利著名的吉他作曲家、演奏家,与西班牙的索尔和阿瓜多并称为吉他古典时期的三剑客。朱利亚尼可谓高产的作曲家,仅吉他作品的编号就达到了150以上,创作有吉他独奏,吉他协奏曲、吉他与小提琴的二重奏...

简介

朱利亚尼(1781-1829),系意大利著名的吉他作曲家、演奏家,与西班牙的索尔和阿瓜多并称为吉他古典时期的三剑客。朱利亚尼可谓高产的作曲家,仅吉他作品的编号就达到了150以上,创作有吉他独奏,吉他协奏曲、吉他与小提琴的二重奏、吉他与长笛的二重奏等作品。朱利亚尼所创作的吉他作品之多,是其他作曲家所不及的。主要作品有:《C大调吉他奏鸣曲》(编号15),用小提琴或长笛跟吉他演奏的《E小调大奏鸣曲》(编号25),西班牙福利亚主题变奏曲》(编号45),《大序曲》(编号61),《小奏鸣曲》(编号71),《A大调大奏鸣曲》(编号85),《主题与变奏》(编号105),《亨德尔主题变奏曲》(编号107)用两把吉他表演的《协奏风的变奏曲》(编号130),吉他独奏曲《英雄的大奏鸣曲》(编号150),以及多部吉他协奏曲。朱利亚尼的作品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鲜明的个性,音乐充满活力而明快,乐曲展开时直截了当地造成宏大的气势。常用各种音型的分解和弦和琶音式的织体写法。朱里亚尼的演奏,主张用右手指甲拨弦,据传其演奏风格与创作一样,豪迈奔放而明快洒脱。虽然莫罗·朱利亚尼与费尔南多·索尔无缘见面,但可以说他们同是十九世纪吉他音乐的领军人物,作为一个伟大的吉他艺术家和作曲家,朱利亚尼是那个时期吉他音乐最伟大的诠释者和代言人。传说贝多芬所说的:“吉他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交响乐团”就是在听了朱利亚尼的演奏之后有感而发的。

音乐生涯

朱利亚尼于1781年7月27日出生于意大利巴里西北部的Bisceglie,当他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朱利亚尼就学习了和声学并创作了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音乐作品。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和他的哥哥一起移居了Barletta,他的正式的音乐学习也是从那里开始的。朱利亚尼学习的第一个乐器是大提琴,而且他一生从未放弃过大提琴的演奏。当然,他很可能也学习过小提琴,但是已没有确切的记载。随后,他开始专注于吉他,并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成为了一个技艺高超的吉他演奏家,不过,我们却不知道他的老师是谁,其实确切的说,我们对他初期在意大利的生活整个都知之甚少。随后,他与Maria Giuseppe结婚,并于1801年生下了他们的儿子,米切尔。1806年夏天,在博罗尼亚的Trieste短暂停留后,朱利亚尼为了学习对位法、大提琴和吉他,孤身一人来到了维也纳,1807年,他又有了自己的女儿,玛丽亚。在维也纳,他很快就融入到了那里的古典音乐氛围之中,并于1807年开始出版自己的作品。他的音乐会开遍了整个欧洲,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他以他的音乐和艺术气质征服了听众,成为了19世纪初在奥地利首都最活跃的演奏家和作曲家之一。?依靠他的才华和能力,他的音乐会产生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影响力,他的努力也令吉他在欧洲音乐中扮演了崭新的角色。他是当时维也纳上层社会的知名人物,也和很多著名的作曲家诸如罗西尼、贝多芬等都是好朋友。同时,他也经常与当时在维也纳活跃的音乐家合作举办音乐会。1815年,他和钢琴家Hummel、小提琴家Mayseder以及大提琴家Merk一起在Schonbrunn 举办了一系列题为“Dukaten Concerte”的室内乐音乐会,听众必须付出一个金币才可以入场。这进一步巩固了朱利亚尼在维也纳音乐界的声望。同是在1815年,他还以官方音乐家的身份参加了维也纳的国会庆典。在此前两年,也就是1813年的12月8日,他还在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首演中担任了大提琴的演奏。[p]在维也纳,朱利亚尼作为一个作曲家所获得的成功要比作为一个演奏家小一些。出版商Artaria是他在出版界的主要合作伙伴,朱利亚尼的很大一部分吉他作品都是由Artaria出版的。当然,他和其他的出版商也有不少的合作,是他们把他的作品散播到了欧洲各地。同时,他在教学方面也享有盛誉,Bobrowicz和Horetzky就是他的学生中的代表人物。[/p][p]1819年,朱利亚尼由于个人原因离开了维也纳:他的财产和银行帐户被查抄了,他破产了。朱利亚尼回到了意大利,在Trieste和威尼斯住了一段时间以后,最后在罗马安定了下来。这时陪伴在他身边的还有他的又一个女儿Emilia,她是1813年出生的,从1821到1826年,她和朱利亚尼的私生女Maria一起在一个女修道院里接受教育。在罗马,朱利亚尼没有取得如维也纳般的成功,音乐会只开了一场,作品的出版也为数不多。1823年7月间,他频繁地往返于那波里去陪伴他病重的父亲。在那波里,朱利亚尼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当地的乐谱出版商也给了他不少的支持。?[/p][p]1826年,朱利亚尼一直在那波里附近的Portici以及波旁宫廷里演奏。这段时期,可以称作是朱利亚尼的那不勒斯时期。这个时候,女儿Emilia已经是一个水平很高的吉他家了,她也常常和父亲一起举办二重奏音乐会。到了1828年末,朱利亚尼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半年后的5月8日,他在那波里去世。然而,朱利亚尼逝世的消息并没有在那波里的音乐界产生太大的波澜。[/p]

作曲风格

作为一个吉他作曲家,朱利亚尼特别喜欢那种在维也纳非常流行的“主题与变奏”的音乐形式。他非常善于在吉他上用吉他特有的语言将一个个音乐主题编织得丰富多彩,这一点在他的作品107号“亨德尔主题与变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主题来自亨德尔的F大调大键琴组曲第五号主题与变奏中的“和谐的铁匠”(The Harmonious Blacksmith)。?[br]朱利亚尼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其吉他作品的编号达到了150,可以说这些作品建构了十九世纪吉他保留曲目的核心。除了吉他独奏作品之外,他的吉他协奏曲、吉他与小提琴的二重奏、吉他与长笛的二重奏也都同样散发着迷人的光彩。朱利亚尼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三部吉他协奏曲(作品30、36和70);一系列以“罗西尼亚纳”为题的吉他幻想曲(作品119-124);几首小提琴与吉他、长笛与吉他的奏鸣曲;一部为吉他和弦乐所写的五重奏(作品65);一些吉他与人声和作品以及我们不容遗漏的大序曲——一部以意大利歌剧为背景的作品(作品61)。同时,他也为吉他和双吉他改变了不少管弦乐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改编为吉他二重奏的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理发师”。此外,他为数众多的教学作品至今仍被广泛采用。今天,朱利亚尼的这些凭借其过人的音乐天赋和对乐器的深刻理解所写成的吉他作品,仍然是吉他演奏家们证明自己技巧以及音乐表现的试金石。A大调第一吉他协奏曲(op.30) 的第一乐章以古典协奏曲特有的风格拉开帷幕,管弦乐团首先奏响基本主旋律,这一段从意大利歌剧中借鉴得灵感,其风格近似人声且热情奔放。在接下来的吉他独奏中,大量的华彩乐章和蕴涵丰富的表现手法渲染了这一主题。一段短小洗练的小调将该乐章过度到小奏鸣曲的形式,而后扼要的主题重复也使得乐章更为丰满。在第二乐章行板中运用了西西里舞曲的体裁,意大利民族独特的灵韵气质显露无遗。在这一略显忧郁的乐章中,吉他以咏叹调交替阐释主题,但朱利亚尼并不希望制造一种模糊不清的意旨,而是将整个乐章停留在如晨曦般温暖的曲调中,扣合序奏部分的主旋律进入本章尾声。终乐章是带有波洛奈兹舞曲风格的回旋曲,具典型的18及19世纪十分受欢迎的该舞曲的充满活力的节奏风格。由此处可见,朱利亚尼执着地探索一种适合吉他演奏的节奏素材。在进入两段主题回旋之前,由精彩如炫技巧般的华彩乐段导入。在如同凯旋似壮阔的吉他与乐团的对白里迎来了本协奏曲的尾声。[br]F大调第三吉他协奏曲(op.70) 创作于1816年或稍早一些。该作品朱利亚尼是为一种名为terz-guitar的吉他而作,这种吉他的音高比普通的古典吉他还高出三度。为了重现该协奏曲的原来的音色,现代的吉他音乐家在演奏时则使用品位卡作为辅助。朱利亚尼的第三部协奏曲作品,显示出与他的首次努力值得注意的改进。这种成熟很容易发现在首乐章中发现,轻快多变的主旋律,管弦乐团恰到好处的默契配合,更多的复杂的和声,还有对表现形式的熟练掌握。在首乐章里,尽管有许多吉他独奏的段落,但华彩乐段并不很多,这也是作品家出于对乐曲的连贯性和更和谐的全奏方面的考虑。第二乐章包含有三个非常优美西西里舞曲体裁的变奏,在主题与第一变奏中的转换中吉他的独奏与整个乐团的对比鲜明;第二变奏以小调的形式来表现,舒缓温和的吉他在管弦乐的烘托下情致动人;节奏流畅生动是最后一个变奏的特点,在独奏与乐团间的精彩对话中本乐章完美煞尾。就象第一部协奏曲一样,此处的终乐章也是采用波洛奈兹舞曲风格的行板。吉他的独奏和乐团交替呈现主旋律,无论是管弦乐的全奏还是自然而然过渡到吉他大师独奏的插部,衔接完美了无痕迹。在加快的节奏与激昻的尾声里整部协奏曲落下帷幕。

主要作品

[p]《协奏风格的变奏曲》(作品130)?[br]《小提琴与吉他的歌调》?[br]《e小调大奏鸣曲》(作品25)?[br]《A大调大奏鸣曲》(作品85)?[br]《英雄的大奏鸣曲》(作品150)?[br]《C大调吉他奏鸣曲》(作品15)?[br]《小奏鸣曲》(作品71)?[br]《主题与变奏》(作品105)?[br]《大序曲》(作品61)?[br]《西班牙福利亚主题变奏曲》(作品45)?[br]《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作品107)以及吉他协奏曲多首。[/p]

代表作:

[p]《西班牙福利亚主题与变奏》[/p]

作品简析

《亨德尔主题与变奏》简析

[p]莫罗·朱利亚尼(Mauro Giulian)的这首古典吉他独奏曲取材于亨德尔的《E大调第5号拨弦古钢琴组曲》(HWV 430)的第四乐章咏叹调与变奏 (Air and Variations)。?[br]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是英籍德裔著名作曲家和管风琴演奏家,与巴赫、斯卡拉第并列为巴洛克时期的三大音乐巨匠,但从音乐风格上来说,相比巴赫的复调音乐,亨德尔的作品更具有主调音乐的特点。亨德尔一生共创作了《阿尔西那》、《奥兰多》等四十六部歌剧和三十二部清唱剧。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皇家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而《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流传最为广泛。?[br]朱利亚尼(1781-1829),系意大利著名的吉他作曲家、演奏家,与西班牙的索尔和阿瓜多并称为吉他古典时期的三剑客。朱利亚尼可谓高产的作曲家,仅吉他作品的编号就达到了150以上,创作有吉他独奏,吉他协奏曲、吉他与小提琴的二重奏、吉他与长笛的二重奏等作品。朱利亚尼所创作的吉他作品之多,是其他作曲家所不及的。主要作品有:《C大调吉他奏鸣曲》(编号15),用小提琴或长笛跟吉他演奏的《E小调大奏鸣曲》(编号25),西班牙福利亚主题变奏曲》(编号45),《大序曲》(编号61),《小奏鸣曲》(编号71),《A大调大奏鸣曲》(编号85),《主题与变奏》(编号105),《亨德尔主题变奏曲》(编号107)用两把吉他表演的《协奏风的变奏曲》(编号130),吉他独奏曲《英雄的大奏鸣曲》(编号150),以及多部吉他协奏曲。朱利亚尼的作品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鲜明的个性。?[br]《亨德尔主题与变奏》(编号107)便是朱利亚尼根据亨德尔的《E大调第5号古钢琴组曲》(HWV 430)的第四乐章《咏叹调与变奏》( Air and Variation)的主题改编而成。《咏叹调与变奏》( Air and Variation)后来被人们命名为《快乐的铁匠》,但《快乐的铁匠》这个名字是出版商出于商业上的考虑加上去的,并不是作曲家的本意。请注意,尽管《亨德尔主题与变奏》是取材于亨德尔的《咏叹调与变奏》( Air and Variation)的主题,但各段变奏却主要是朱利亚尼式的了,因此我们不要被原曲所束缚。现在让我们通过朱利亚尼的视角来领略美丽、热烈的意大利风情吧!?[br][/p]

一、结构:

[p]?本曲为朱利亚尼的代表作之一,借用亨德尔的一首《咏叹调与变奏》的轻松、惬意,优美而古朴的主题,采用变奏的手法编织而成,A大调,2/4拍,结构可分为:主题A(a1+a2)+变奏B(b1+b2+b3+b4+b5+b6+尾声)。如果想把主题和变奏一连成一个整体段落,想更加突出作品三部性的特征,可以分为:A(a1+a2+ b1)+ B(b2+b3+b4+b5)+ A1(b6+尾声),也是可以的。?[br][/p]

二、演奏提示:

[p]1、明确作品的结构。了解作品的结构并不仅仅是知道乐曲的曲式就够了,更不是炫耀自己的博学,而是为我们的演奏服务的。比如有的演奏者把本曲分为:主题+变奏+尾声三大部分,但演奏时变奏1的速度和主题的速度相比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这样的演奏给我们的感觉是主题和变奏1是连在一起的,甚至听者从中并不能感觉到已发生了变奏,显然是演奏者自己歪曲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那么怎样去体现自己对作品结构的理解呢?很显然,如果主题的速度是小行板的话,变奏1最好用小快板左右的速度来演奏,这样变奏1的性格才会鲜明,您才能感觉到这里出现了一个变奏。否则您所诠释的结构就缺少了逻辑性和说服力,必然是松散而不知所云的。?[br]2、理解各段变奏的性格。虽然本曲从总体上来看是首严格变奏曲,但不等于每个变奏都一样演奏。通过分析主题及每段变奏的特点,进而了解各个变奏性格上的差异,有助于在演奏时更有逻辑性,更有整体感和层次感。比如,主题段落可以理解成是一部浓缩的富于浓郁意大利风情的民俗风景画;变奏1是描写一段欢快而活泼的舞蹈;变奏2是一段充满动力和浓郁的田园风味的音乐,轻松愉快而又怡然自得。变奏3是一段优雅而活泼的舞蹈,带着点宫廷的味道。变奏4是一段欢快的男女对舞,场面热烈而又火爆。变奏5转到了a小调,音乐变的更加富于表情。变奏6和尾声,载歌载舞的动人场景终于出现了,这是最后的狂欢。?[br]3、把握音乐的速度。面对一部已经由作曲家完成的作品,如果我们完全改变了作品的音符或结构,当然不是什么二度创作,而是对作品的篡改,因为已不是原来的作品了。那么作为演奏者,在不能改变作品的结构、和声、旋律及节奏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我想在演奏时主要还有两个工作能做:一个是对声音的控制,包括音色、音量等;还有一个就是对速度的调整。甚至可以说,对速度的控制比其他因素还要重要!在演奏中您可能会弹错些音符,或者音色的变化也不是很丰富,但这都不足以改变欣赏者对作品的整体印象,但如果您用慢板演奏《国歌》,那么还是《国歌》吗?由于速度的改变,音乐的形象和性格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这样一首变奏曲,我们应该在对作品做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精心的安排全曲各个段落的演奏速度。比如,主题段落可以用欢快而又带着点庄重的小行板的速度来演奏;变奏1可以用活泼的小快板来演奏;变奏2的演奏速度可与变奏1接近;变奏3可以用不太快的中板来演奏;变奏4可以用热情的快板来演奏;变奏5的音乐情绪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以用缓慢的行板来演奏;变奏6和尾声,在这最后的狂欢里,可以用火热的快板来演奏。?[br]4、关于本曲的诠释。有人由于受到原曲的影响,很容易把本曲定格在所谓的“快乐的铁匠”这个形象上。因此所有的诠释便围绕着这个形象来展开,很少考虑朱利亚尼是如何构建这部作品的,结果所演奏的仍然是亨德尔的“快乐的铁匠”,却不是朱利亚尼的变奏曲了。从这两部作品中我们确实都可以感受到“快乐”,但一个是“亨德尔式的”,一个是“朱利亚尼式”的,我们应该从一段段不同的变奏中去浏览朱利亚尼所塑造的一幅幅美丽而又充满活力的风景画面,领悟作曲家的所思所想,进而用我们手中的吉他给予最充分的表达和诠释,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靠近作品的本质,感受到作者跳动的脉搏,我们的诠释便会更富于想象力和生命力![/p]

内容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2772182309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