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工作经历
2010年~现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作,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市与乡村发展研究所所长,2011年获得郑州市科技创新骨干称号。
2010年~2011年,河南省汝南县人民政府工作,任副县长。
2005年~2010年,河南财经学院工作,任河南财经学院城市与乡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先后获得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财经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等称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主持)。
2005年~2008年,河南大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研究工作,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
1998年~2007年,襄樊学院地理(旅游)系工作。先后担任襄樊学院地理学系副主任,襄樊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兼旅游与地理科学系副主任。多次被评为襄樊学院学科带头人、“十佳科研标兵”等。
2001年~2004年,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2000年~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西欧与北美地理研究所访学。
1994年~1998年,原襄阳师专地理(旅游)系工作。1995年9月~1999年5月担任襄阳师专地理系副主任,主持系行政工作。多次被评为襄阳师专教坛新秀、优秀教师、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优秀科研工作者等。
1991年~1994年,西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1984年~1991年,河南镇平第二高级中学工作。
1981年~1984年,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系学习。
学术兼职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成果鉴定专家;
2)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国家一级学会)理事;
3)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4)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5)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库专家;
6)湖北省科技厅地球科学领域专家;
7)襄樊市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论文
1.郭荣朝、宋双华、苗长虹.城市群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以中原城市群为例,地理科学(CSCD),2011年第31卷,第3期322-328页;
2.郭荣朝、苗长虹.基于特色产业簇群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人文地理(CSCD,CSSCI),2010年第25卷,第5期47-52页;
3.郭荣朝、苗长虹、夏保林、等.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及对策——以中原城市群为例,地理科学进展(CSCD),2010年第29卷,第3期363-369页;
4.郭荣朝、苗长虹.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研究——以河南省镇平县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CSCD,CSSCI),2010年第19卷,第10期1144-1150页;
5.郭荣朝、苗长虹.城市群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研究,中州学刊(CSSCI),2010年,第4期56-59页;
6.郭荣朝、郭方、李华丽、李军甫.山区资源型经济转型路径探析,科学.经济.社会(CSSCI),2010年第28卷,第1期42-44页;
7.郭荣朝.金丝峡景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探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核心期刊),2010年第32卷,第2期69-70页;
8.郭荣朝、宋双华、刘合拴.城市群功能结构升级路径探析,科学.经济.社会(CSSCI),2009年第27卷,第2期35-37页;
9.郭荣朝、苗长虹、顾朝林、张永民.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演变机制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SCD),2008年第38卷,第4期657-662页;
10.郭荣朝、苗长虹.基于“边缘效应”的南襄城市群构建研究,经济经纬(CSSCI),2008年,第1期51-54页;
11.GUO Rong-chao,MIAO Chang-hong,LI Xue-xin,CHEND e-guang.Eco-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Agglomeration,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CI),2007年第17卷,第1期28-33页;
12.郭荣朝、苗长虹.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研究,经济地理(CSSCI,CSCD),2007年第27卷1,第1期104-107页;
13.郭荣朝.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生产力研究(CSSCI),2007年,第13期122-123页;
14.郭荣朝、苗长虹、罗庆.基于技术学习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农村建设研究,科学.经济.社会(CSSCI),2007年第25卷,第3期9-11页;
15.郭荣朝、宋双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学.经济.社会(CSSCI),2006年第24卷,第4期50-53页;
16.郭荣朝、刘长运.鄂豫陕毗邻生态脆弱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SCD),2006年第29卷,第2期219-224页;
17.郭荣朝.“南街村模式”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核心期刊),2006年,第1期31-32页;
18.郭荣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探析,商业研究(CSSCI),2006年,第15期207-208页;
19.郭荣朝.产业集群与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以襄樊为例,商讯商业研究文荟(核心期刊),2006年,第2期102-103页;
20.郭荣朝、顾朝林.宁西铁路沿线经济带构建研究,地理科学(CSCD),2004年第24卷,第4期413-418页,人大书报复印资料《地理》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
21.郭荣朝、张艳、孙小舟.鄂豫陕毗邻生态脆弱区城镇空间结构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CSSCI,CSCD),2005年第21卷,第4期60-64页;
22.郭荣朝.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研究,科学·经济·社会(CSSCI),2005年第23卷,第2期3-5页;
23.郭荣朝、顾朝林、曾尊固等.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及应用,地理研究(CSCD),2004年第23卷,第3期292-300页;
24.郭荣朝、曾尊固、张韬等.基于生态城市的襄樊市空间结构优化组合研究,城市规划(CSSCI,CSCD),2004年,第2期89-92页;
25.郭荣朝.全球区位论、非场所理论与襄樊都市区建设,地域研究与开发(CSSCI),2004年第23卷,第3期17-21页;
26.郭荣朝.转型时期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CSSCI),2004年第24卷,第1期25-29页;
27.郭荣朝.生态脆弱区乡镇企业空间重组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STPC),2004年第28卷,第5期454-457页;
28.郭荣朝.“边缘效应”与城镇发展空间组合研究,城市规划汇刊(CSCD),2003年,第4期34-37页;
29.郭荣朝.襄樊市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分析,经济地理(CSSCI,CSCD),2003年第23卷,第1期51-55页;
30.郭荣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区(南阳盆地)土地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研究,水土保持学报(CSCD),2003年第17卷,第6期36-39页;
31.郭荣朝.农村城镇化机制研究,宁夏社会科学(CSSCI),2003年,第2期47-50页;
32.郭荣朝.中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学·经济·社会(CSSCI,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2003年第21卷,第3期3-5页;
33.郭荣朝.南阳旅游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第25卷,第3期51-52页;
34.郭荣朝.我国旅游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旅游管理(人大书报复印资料),2002年第5期16-18页;
35.郭荣朝、宋双华.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探析,科学·经济·社会(CSSCI),2002年第20卷,第4期1-3页;
36.郭荣朝.地方经济发展与农村城镇化良性互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STPC源刊),2002年第38卷,第3期80-83页;
37.郭荣朝.知识经济与生产力布局探析,世界地理研究(核心期刊),2001年第10卷,第1期51-54页;
38.郭荣朝.南漳县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国土开发与整治,2001年,第2期50-54页;
39.郭荣朝.香水河景区开发利用研究,中国地理(人大书报复印资料),2000年第7期19-21页;
40.郭荣朝.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若干问题.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9年第21卷,第2期42-43页;
41.郭荣朝.宁西铁路修建与南阳经济发展初探.经济地理,1997年卷,第5期48-50页;
著作
42.《省际边缘区城镇化研究》,独著(19.1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
43.《旅游投资决策分析》,第一著者(撰写13万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课题
4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JL055),主持人,2011年7月被鉴定为良好成果,证书号:20110732;
45.中原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70410873),主持人,2007—2008,2008年8月鉴定结题;
46.河南县域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09B081,省级课题,资助0.3万元),主持人,2010年6月鉴定结题,被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办公室鉴定为优秀成果,证书号:(2010)387;
4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南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07B041,省级课题),主持人,2008年12月鉴定结题,证书号:(2008)057;
48.河南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1B032,省级课题),主持人,2011.4—2012.4;
49.师专地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改革研究,湖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960140),主持人,2000年11月鉴定结题;
50.不同区位和发展环境下经济技术开发区技术学习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49),排序第二,2006—2008;
51.基于技术学习和自生能力的中部崛起理论与对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JL063),排序第三,2006—2008;
52.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435013),参与,2008年12月鉴定结题;
53.西部城市发展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043),参与,2003—2004,已结题;
54.关中、中原和山东半岛三城市群形成发展机制的比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4JJDZH016),主要成员,2009年8月鉴定结题;
55.河南省灵宝市域村镇体系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负责人,2009~2011;
56.河南省汝州市域村镇体系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负责人,2009~2011;
57.河南省洛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负责人,2009~2011;
58.河南省清丰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负责人,2009~2011;
5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其补偿机制研究,湖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资助项目(D200625001),主持人,2008年4月鉴定结题;
60.鄂豫陕毗邻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进程及其机理研究,湖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资助项目(2003A005),主持人,2004年5月鉴定结题;
61.以襄樊、南阳为例的地方经济与城镇化互动研究,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2001Y067),主持人,2003年7月鉴定结题;
62.南漳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研究,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98C112),主持人,2001年10月鉴定结题;
63.中原城市群生态空间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8B170001),主持人,2009年5月鉴定结题;
64.GIS在城市地理、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襄樊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Y0211),主持人,2004年获襄樊学院第二届优秀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65.城乡规划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学质量工程专项项目,主持人,2011.1—2012.12;
66.城乡规划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主持人,2012.9—2014.8;
奖励
67.201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优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第1,2010-C-2018),2011;
68.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第1),2011;
69.2009-2010年度郑州市委市政府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第1,20110700121),2011;
70.郑州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独著,0846),2008;
71.襄樊市政府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第1),2007;
72.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独著),1996;
【使用锤子简历小程序制作简历】
零经验实习简历模板
21254人用过
学生求职简历模板
52754人用过
申请研究生简历模板
2324人用过
经典工作简历模板
6254人用过
投行咨询简历模板
12465人用过
产品经理简历模板
7532人用过
程序员简历模板
7457人用过
留学英文简历模板
4554人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