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叶方霭(1629 ~1682 ),江苏苏州昆山人,清朝官员。字子吉,号讱庵,明代 叶盛六世孙,明 崇祯进士、太常寺卿叶重华的第四子。
叶方霭12岁补诸生,与 徐元文是小同乡,顺治十六年(1659年)同榜进士,元文中状元,方霭为探花。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借口“抗粮”,发生“江南 奏销案”,因欠银一厘即被降官,民间有“探花不值一文钱”的说法。不久授上林苑蕃育署丞。康熙十四年(1675),迁国子监司业,再迁侍讲。康熙十七年(1678),朝议撰修《 明史》,特开博学鸿词科,叶方霭、 张玉书任总裁官。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病卒。谥文敏。有《读书斋偶存稿》。
轶事典故
叶方霭是昆山人,家住玉山镇,和“昆山三徐”中的状元徐元文是同榜中的第三名。他生于1629年,比徐元文大5岁。字子吉,号讱庵,是明代叶盛的六世孙,明崇祯进士、太常寺卿叶重华的第四个儿子,12岁补诸生。顺治十五年(1658年),充贡生入京,御笔初定第八名。次年春试拔第一。八月,重举会试中式。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唱榜后,顺治皇帝亲谕:“朕知汝久,特拔汝为一甲进士。”又几次对臣下称道叶方霭的文章。授翰林院编修。叶方霭写下《授职翰林学士感恩述怀》一诗:“麻衣席帽满尘埃,亲荷先皇衅沐来。敢道齐贤留异日,屡称苏轼是奇才。身离牛口惊还在,梦挽龙髯恨不回。今遇吾君重拂拭,孤桐果否爨余材。”
顺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奏销案”起,因欠赋税折银一厘,被革掉了功名,授上林苑蕃育署丞。其曾上疏陈情:“所欠一厘,准今制钱一文也。”但被登基不久的8岁的康熙皇帝驳回。因此民间流传有“探花不值一厘钱”的谚谣。次年,经江苏巡抚复核无欠,复原职。
康熙三年(1664年),母病请终养,直到十一年(1672年)补原官。任会试同考官。十二年任日讲起居注官;十四年迁国子监司业,再迁侍讲;十五年,迁左庶子,再迁侍讲学士。
十六年起,叶方霭先后担任了《明史》、《孝经衍义》、《鉴古辑览》、《皇舆表》总裁。后官至刑部右侍郎、礼部尚书。
十六年春夏的一段日子,康熙每天都要到弘德殿和侍读学士研读古书。这一天,他提出三国时诸葛亮和商代的伊尹谁的功劳大的问题。学士陈廷敬两次回答了康熙连续提出的问题。康熙看着他,却没有点头。过了片刻,读学叶方霭这样说:“伊尹是圣人,诸葛亮是贤人,就好比伊尹是孔子,诸葛亮是孔子的学生颜渊。”康熙听后,这才点了头。
又有一次,大家研讲《博学》,康熙发问:“知与行哪个重要?”叶方霭回答:“依照宋代朱熹的学说,从两者的关系看,知在先行在后。从两者的实际应用效果看,则是行比知重要。”康熙十分赞同他的说法。
有一天,康熙皇帝在瀛台大宴群臣,命诸位大臣献上各自平日的诗文作品。别人写的都是歌功颂德的,只有叶方霭上了一篇《八箴》。康熙皇帝将所有作品让大学士熊赐履一一过目,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熊赐履说:“诸位大臣连篇累牍,不如方霭片纸只字。”康熙皇帝十分高兴,同意熊赐履的看法。
康熙皇帝让他撰写一篇《太极图论》,看过以后极为欣赏,赐给他貂裘、文绮。
叶方霭和徐元文一起,曾经担任《明史》的监修和总纂。黄宗羲在一首诗中曾为此写下“此世文章推婺女”的句子,认为由两位昆山人来主修明史,就和当年的元史由两位金华人来主修一样,是昆山前所未有的光荣,并步叶方霭的诗韵,和了一首五言长律寄给他,鼓励他们不负众望,修出一部信史出来。
叶方霭虽然身居清廷大官僚之列,但生活一直很简朴。因病由徐元文护送回家休养,徐元文看到的是“卧榻板扉,支以四瓮,布帐多补缀”,感叹“以为难能”。二十一年四月,在京逝世,年仅53岁,“无以为殓”。康熙皇帝认为叶方霭久侍讲幄,启沃勤劳,给予从优恩恤,特派人以茶酒奠祭,赐白银二百两,赐葬,谥“文敏”,成为清朝唯一一个享誉此荣的昆山人。著述有《太极图论》、《读书斋偶存稿》四卷、《觚斋集》、《叶文敏公集》12卷、《独赏集》等。
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图传赞》对叶方霭的评语是:“义释太极,敬陈八箴。文章报国,模楷艺林。”
上世纪30年代,昆山本地人邱樾写诗赞颂叶方霭:“赐宴瀛台荣宠临,诗文命献主恩深。他人连篇累牍进,不及孤臣上八箴。”截取了其一生中的一个极小的片段,以小见大,给人印象深刻。
部份诗作
柳
袅雨拖烟万万丝,秋来憔顇不胜悲。何人曾到灵和殿,记得君王手种时。
村舍见红紫葵花开特可爱
插棘编荆茅舍清,此中谁拟见倾城。紫丝作障遮空暗,红锦裁衣曳地明。
惆怅忽从攀处得,凄凉多为别时生。不须更结繁华梦,野蝶山蜂自有情。
秋日过邻院
山云禅榻静相因,偶为孤游得笑嚬。闲对景光真逝水,暗悲身世总流尘。
频来檐鸟疑新主,别去庭花是故人。一阕渔歌数声笛,溪边林下转情亲。
枯树
无复凌霄耸壑心,千寻落落卧幽岑。敢将荣悴争时代,独与岩流共古今。
纵使帆来难近汉,便教斫就不堪琴。南朝名士虽工赋,未解庄休意更深。
琼树
琼树何曾见一枝,纷靡众草竞英蕤。拟从骚客求兰佩,欲向灵妃问桂旗。
天上只疑星是石,人间枉泣墨非丝。偶经抵鹊山前过,终古无端替玉悲。
清江
清江水色碧于苔,南客扁舟北渡来。晓日未瞻鳷鹊观,阴云已满凤凰台。
漫防酒醉先防醒,不怕花残却怕开。无限伤心还自语,此生终见太平回。
【使用锤子简历小程序制作简历】
零经验实习简历模板
21254人用过
学生求职简历模板
52754人用过
申请研究生简历模板
2324人用过
经典工作简历模板
6254人用过
投行咨询简历模板
12465人用过
产品经理简历模板
7532人用过
程序员简历模板
7457人用过
留学英文简历模板
4554人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