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史籍记载
石赞清由县令扬历中外三十余年,皆以清正爱民著称,而天津治绩尤异。任天津知府时,时逢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于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攻占天津,百姓惨遭蹂躏,清政府各级官员多俯首贴耳,石赞清则坚贞不屈,迳往敌营,慷慨而谈,陈说大义,要英法速罢兵议和。后英军派500人将他劫往南营作人质。在软禁中,英军送饭,他不吃,进酒,他不饮,三天三夜,滴水未入口,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天津的老百姓得知这一情况后,数十万人聚集,天天高呼:"还我石父母!"几天后,迫于大势,英军只好将石赞清送回,他正气凛然地说:"吾如何来,当如何归。"英军无奈,只好用轿子把他抬回府署。天津百姓有民谣颂赞他说:"为国为民天津府,刚毅不挠胸有主!"朝廷迫于民意,次年提升他为顺天府尹。
晚清名臣
石赞清(1806—1869),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石牛寨勇村人,晚清名臣。石赞清系孤儿,家境极贫,
少年时期
在旧州度过,后往贵阳依靠伯父、岳父资助读书成名。应贵阳童子试,名列前茅。清道光十五年(1835),赞清恩科中举,十八年(1838)赴京会试中进士。先后任直隶、阜城、卢北知县,卢龙抚民通判、永定北岸同知、顺天府治中、海远主事、天津知府(现相当于天津市长)兼团防顺天府尹、刑部侍郎、各省举人阅卷大臣、直隶水利总督、直隶布政使、湖南巡抚(湖南省长)、太常侍卿、都察院左副御史、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主事。石赞清之所以成为一代名臣,主要是因他在天津知府任内建树了突出政绩,受到当地人民的衷心拥戴
当时英、法等国为了侵夺中国权益,公然派兵侵犯天津,清军兵败,英夷提出无理苛刻要求,否则就要大动干戈,清廷达官显贵见势危急,纷纷仓惶逃命,咸丰皇帝也逃避热河。在这“土地无守”时刻,石赞清舍生忘死,大义凛然,独赴夷营,慷慨陈词,晓以利害,为祖国据理伸张正义,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骨气和大无畏精神,使英帅孟某暗自叹服。
在双方谈判中,石赞清毫不妥协退让,据理力争,坚决不让侵略者沾到半点便宜,拒绝在有损祖国利益的协议上签字,英军大怒,竟将他扣押。赞清坚贞不屈,怒斥英军及其统帅,列数他们的侵略罪行,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但求一死,不时手拍脖颈说:“快杀我!快杀我!”英帅更加敬佩他,转对他以礼相待,备丰盛佳肴待之。可是,赞清不屑一顾,绝食三天滴水不进以示抗议。
天津人民悉知情况后,数十万人自发齐集夷营包围英法联军轮船,要求放回“石父母”。咸丰帝知道后,立即传谕:“要夷帅礼貌送回石赞清这最得民心之官,否则众怒难犯,激而成战”。夷帅被迫将石送回,天津一带秋毫无犯。
石赞清以天下为己任,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根本,凛然正气,高风亮节,民族精神为国人敬佩,有人曾把他比做西汉时期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而归的苏武。同治帝登基,为树立忠贞死节之臣以当做楷模,亲下圣谕予以表彰。
石赞清为官廉洁奉公,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不谋私利,处理果断,如实裁决,有“石一堂”之美称。他在天津办了不少好事、实事,诸如平银市、整顿士风、公断讼案、赈灾治水等,史评“中外皆有政声”。天津人民十分拥戴,编歌颂其为“爱国为民天津府,刚毅不挠胸有主”。
石赞清为官政绩卓著,在文学上也很有造诣,尤擅长集句诗的创作。他喜读唐宋元明历代名家名作,凡游览名山大川,赠朋答友,咏物言志,抒发感慨,均利用前人现成诗句巧妙工合地纂叠在一起,成为一首新诗,天衣无缝,读来别致清新,毫无抄录之嫌。他集有《豆丁吟》十二卷1045首、《紫荃山馆赋帖诗》393首,均曾在贵阳刊刻于世,远近传诵。
石赞清去世后,清政府十分痛惜,同治皇帝亲赐祭文以表其功德。
石赞清是旧州英俊人才的典型代表,是旧州历史的光荣,是旧州人民的骄傲。
个人作品
石赞清著有《饤豆吟》十二卷,《饤豆词》69阕,都是集唐人诗句而成,比历来泛集各代人物的词句更难,在古今词林里别树一帜。他亦能书画,贵州省博物馆藏有其著色山水摺扇两页。其一《江行图》,题集宋诗七绝一首。其二《耕织图》,题自作五言排律一首。字效晋人小楷。诗书画三绝,实为精品。
后世传记
《晚清名臣石赞清传》,作者:石朝江,石莉。
本书共分为十四章,主要内容包括:出生贵州黄平旧州寨勇村、随伯父贩黄平斗笠至贵阳、中进士发任直隶阜城知县等。
【使用锤子简历小程序制作简历】
零经验实习简历模板
21254人用过
学生求职简历模板
52754人用过
申请研究生简历模板
2324人用过
经典工作简历模板
6254人用过
投行咨询简历模板
12465人用过
产品经理简历模板
7532人用过
程序员简历模板
7457人用过
留学英文简历模板
4554人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