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苏敬衡(1802~?),字樵材,山东瞮化人。清道光十六年(1836)丙申恩科林鸿年榜进士第三人。
此科会试主考官是潘世恩、玉鼎、吴杰、王植。考题是《小人闲居其善》、《子钓而不》、《天下有达德》、《布德行惠》、得“时”字。会元是夏子龄。苏敬衡顺利通过会试,入贡殿试。获赐一甲第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苏敬衡出身官宦人家,他的父亲苏兆登是嘉庆四年的榜眼。苏敬衡得中探花后,经散馆,仍以编修任职。道光十七年,苏敬衡出任陕甘乡试副考官。擢升翰林院侍读。道光十九年,他升为翰林院国史馆协修,后来,出任天津知府。因天津距原籍山东瞮化已在五百里内,照清朝任官、授职律例,应当回避。于是,改任宣化府知府。道光二十一年,苏敬衡改任保定知府。不久,出任广东雷琼道道员。道光二十六年,苏敬衡出任甘肃按察使。道光二十七年,丁父忧,三年服满。道光三十年,苏敬衡出任福建按察使。在杭州,苏敬衡患虐疾病,三月回京。痊愈后,历任四川按察使,署布政使,调任浙江按察使,苏敬衡官至福建按察使。
后调任甘肃、四川按察使等职。改任福建按察使时,被狡吏杨得质、盛朝辅诬告,未赴任。事后查明真相,杨、盛两人撤职。苏敬衡因养母,告老还乡,并卒于同治六年(1867年),享年67岁。
因其父苏兆登是嘉庆四年为第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苏氏父子以“父子二鼎甲”闻名于世。而原功名牌匾却因文化大革命时期大炼钢铁,被铸为菜板
进士探花
中国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在唐代的科举时就已经出现。“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时至今日,“探花”的称呼仍历久不衰。
参考文献
《沾化县志》:“敬衡训练兵勇,传授机略,擒其首依法处之,地方遂治。”
清代寨里“榜眼”、“探花”父子二鼎甲
道光皇帝
道光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的年号(1821—1850)。清宣宗道光(成)皇帝(1782-1850年),名爱新觉罗·绵宁后改为爱新觉罗·旻宁,满族。嘉庆病死后继位,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在位28年。病死,终年69岁,葬于慕陵
殿试金榜
第一甲 赐进士及第 共3名
林鸿年-何冠英-苏敬衡
第二甲 赐进士出身 共72名
张锡庚--李汝峤--王发桂--彭以竺--翁祖烈--梁敬事--徐士谷,保和殿朝考钦定一等第一名朝元庶吉士/--何绍基--徐文藻--赵楫
梁同新-李道生-熊浦云-赵坦-周源绪-唐廷纶-徐荣-刘淓-彭久余-丁楚玉
孔庆鍸-温文禾-杨能格-沈兆霖-江健-路慎庄-林懋勋-朱德澄-胡林翼-庄缙度
庄俊元-刘维禧-敖星煌-吕佺孙-许师喜-罗洪赓-罗凤仪-夏子龄-刘映丹-李学殖
徐廉锷-樊肇新-詹景钟-高熊梦-吴步韩-谢荣埭-陆以湉-王允灌-温鹏翀-徐之铭
蔡五辰-和淳-董用威-黄玉阶-郭世亨-翁孝浚-陈模-孙曰庠-路璋-冯志沂
王翊清-李本仁-伍浚祥-严圻-朱城-蔡振武-方俊-徐瀛-李清凤-黄绍芳
梅棠-毓检
第三甲 赐同进士出身 共97名
孔继鑅-谢云华-江绍仪-徐方杰-黄士箕-姚禄龄-王遹昭-王启曾-陈守中-梁协南
唐李杜-胡馨-曹兴仁-朱文涟-翟松-潘政举-张舒翘-黄孟鸿-梁述孔-谢本嵩
罗源一-李藻-祝祜-陈信民-玉山-许源-沈衍庆-杨天柱-韦坦-许晖藻
张春育-刘沄-苏学健-李延福-音德布-朱朝玠-邱家燧-陈昂-慧成-孙瑞龄
朱为霖-陈宽-牟衍騋-周沐润-何名儒-韩象鼎-宗室荣棻-孙家良-福绍-黄鹏奋
杨廷冕-吴文藻-周毓桂-郭绍曾-张棣-石凤扬-郑凤鸣-瑞庆-余思诏-丁云章
余遂生-喻怀仁-盛元-李光钺-承龄-韦杰生-梁瀚-史朴-卢昌辅-敖右贤
韦逢甲-陈汝铨-张兆熊-杨乃实-张树德-斌桐-崔敬修-李毓馨-俞汝本-吴华淳
庆廉-查彬-谢克一-朱懋勋-陈骥-英敏-唐盛-张雨田-张枚-张鸿逵
李铄-朱守方-咸孚-孙宗礼-周潞-萧秀棠-桂楙
【使用锤子简历小程序制作简历】
零经验实习简历模板
21254人用过
学生求职简历模板
52754人用过
申请研究生简历模板
2324人用过
经典工作简历模板
6254人用过
投行咨询简历模板
12465人用过
产品经理简历模板
7532人用过
程序员简历模板
7457人用过
留学英文简历模板
4554人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