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简历品牌推广师
约翰·理查德·赫尔西记者简历_名人简历
作者:君仔小编 2022/05/10 00:15:11
阅读 142
约翰·理查德·赫尔西(John Richard Hersey),美国著名的随军记者和专栏作家。1914年6月17日生于中国天津一美国传教士家庭。10岁时随家人回纽约定居。早年靠半工半读在耶鲁大学完成学业。

生平 后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新闻学。1937年回国,受聘为诺贝尔奖得主辛克莱·刘易斯的秘书兼司机。1939年成为《时代周刊》驻远东记者,在中国重庆记者站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报社派往欧洲战场,在太平洋南部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美军中进行战地采访。1943年写成一部反映西西里战役的报告文学《阿达诺之钟》,并获得当年的普利策新闻和文学奖。1944年转往太平洋战区。战争结束后于1945年冬回国,成为新闻杂志《纽约客》的特约撰稿人。1946年5月,约翰前往日本的广岛,用了3个星期对6名在1945年8月6日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进行了专门采访。6月下旬回国后,即将所有记录进行整理,写成一部3.1万字提名为《广岛》的长篇报道。文章原计划在《纽约客》上分期连载,但主编在读完后深受震动,并破例在8月31日期刊上将全文完整刊出,结果创下了日销售30万份的历史纪录。该文系采用半新闻体写成,它体现了作者冷静克制、段落清晰和敢于实话实说的典型风格。他认为以通常方法记录的灾难结果只不过是一串数字而已,并不会对读者心灵产生多大触动。因为他们只须将看完的报纸信手扔进字纸篓里,就一切都会过去;而只有写出灾难的受害者,描述他们当时和过后的种种痛苦感受,才能使读者有切身的体会。《广岛》一文刊出后,立即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士兵被熔化的眼球,数万平民瞬间被蘑菇云蒸发等血腥恐怖场景,无一不令所有的纽约读者毛骨悚然。一时间,要求报社再版的电话和信件不断,ABC广播电台亦抢先向全国作了报道,其他一些国家电台也竞相效仿;每月一书俱乐部干脆将它印成了小册子,很快就传遍了国内外四面八方。1946年,他还曾到过中国采访战后政局,写有《上海来信》和《重庆来信》等有关中国问题的报道。较著名的作品为描写华沙犹太人为反抗纳粹而发动起义,最后失败并尽遭屠杀的长篇纪实小说《墙》,曾荣获1951年的“全国犹太人图书奖”和“悉尼希尔曼基金会新闻奖”。另出版过自传体小说《男人和战争》及一部短篇小说集。60年代起,约翰除了文学创作外,还经常应邀到国内一些大学举办讲座,并且在许多新闻媒体和教育机构担任过名誉职务,其中包括耶鲁大学的住宿学院院长。是美国艺术与文学学会的名誉会员。1965年被皮尔逊学院授予硕士学位,另耶鲁大学新社会研究学院等7所高等学府亦分别授予了他各种荣誉学位。1993年3月24日,他在佛罗里达群岛的基韦斯特去世,享年78岁。作品 他的小说《阿丹诺之钟》(1944年),讲述一位意大利后裔的美国军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试图在西西里一个村庄灌输民主思想的故事,获得了1945年的普利策奖。《广岛浩劫》(1946年)是描述原子弹对这座日本城市所造成影响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他的头两本书,《巴丹岛的士兵》(1942年)及《走入山谷》(1943年),都是非虚构作品,反映了他在太平洋战区作为战地记者的经历。他的其它小说包括《围墙》(1950年)、《战争狂》(1959年)、《买孩子的人》(1960年)、《白莲花》(1965年)、《阴谋》(1972年)、《我要更多的空间》(1974年)、《胡桃木门》(1977年)、《感召》(1985年)、《布鲁斯》(1987年)、《安东涅塔》(1991年)。《奔放及其它故事集》(1990年)及《重要的西部故事》(1994年)是短篇故事集。他的非虚构作品包括《阿尔吉尔汽车旅馆事件》(1968年)及《致校友的信》(1970年)。

内容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2772182309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