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简历品牌推广师
合同标准化?说起来很酷,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很难
作者:君仔小编 2022/05/22 00:00:27
阅读 353
合同标准化?说起来很酷,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很难

2022中国合同大会12月18日在北京举办,欢迎报名

一直觉得,企业合同的标准化管理,是件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很难的事情。

 

今年合同大会,有幸邀请到360集团法务中心法律合规部负责人吴佳丽分享。

 

对于几乎所有中小企业和相当部分大企业,合同标准化是个不存在的问题,可一旦数量达到一定量级,原本不存在的问题,就成了问题。

 

比如,一家企业每年签署200份合同,其实是不需要考虑标准化的;但如果一家企业每年的合同签署数量是200万份,很难想象合同如何审查、管理。

而实际上前述数据是某些企业的现实。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依靠法务个体经验应对海量合同,不仅工作量大到难以承受,合同的质量也无从保障。

合同标准化,是一定规模企业才有“资格”、也不得不面对的话题。

 

而在大型企业中,互联网企业先天条件与众不同:他们往往合同类型多样,商业模式创新,且业务蓬勃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具备能力把技术与先进理念结合,去探索前沿技术在合同场景中的应用。

 

需求、意愿、资源和能力,有机会把四者聚合到一起的,几乎只有顶级互联网企业。

 

事实上,在以往与华为、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企业交流过程中,我对此有鲜明的体会。

 

因此,每年合同大会,都希望能邀请顶级互联网企业法律人分享他们的思考与实践。

在过去三次合同大会中,前述几家企业的法务负责人也在不同层面分享过他们的思考。

 

说到360,就想到周鸿祎老师的一身红衣(红色衣服,谐音鸿祎)。

有一阵子,有人不满于略显沉闷的互联网江湖,写了篇广为传播的文章叫《人民想念周鸿祎》。

作为一家老牌的互联网企业,360是个独特的存在,业务丰富、场景多元。

 

作为法务合规部负责人,吴佳丽女士有长期的互联网企业工作经验,对包含合同起草审查在内的公司合同标准化管理有自己的思考。

 

具有共性业务场景如何分类梳理,合同风险数据如何累积与传递,合同的品质与业务效率、审批流程等如何融合。

大数据、标准化文本、合同标准化审查,合同条款的智能提取与比对,这些问题,只有深处真实具体业务场景,才有机会实践与深入思考。

 

在微观层面上,合同标准化管理,可以提供固定的程序让员工遵循,避免每签订一次合同都存在搞不清楚怎么弄的情况;另一方面,给与员工一定的自由,在遵循工作规范的基础上,抓住主要问题,改善现有的标准合同,吸纳员工的好建议。

 

站在法律合规负责人视角,这也许意味着,要以标准化思维把团队的知识、经验与最佳实践提炼输出,在制度层面,解决授权与职责划分等问题,并以系统化的工作流实现整体效果,想来就十分具有挑战。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谁能抓住机会,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则无疑具有重大价值,它甚至可能成为一定规模企业的具有相当通用价值的解决方案。

 

而我一直觉得,身处业务前沿一线的实践者的思考,或许是这件事上最有价值的那部分。

 

期待360集团资深法律人吴佳丽在2022中国合同大会的分享。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立即删除(附上内容地址)

内容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2772182309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