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简历品牌推广师
第一份工作,成长比收入更重要
作者:君仔小编 2022/05/25 00:15:49
阅读 143
第一份工作,成长比收入更重要

今天文章的作者是锤子简历创始人安装,剑桥大学硕士,目前创办并经营着两家公司:锤子简历和思微。

锤子简历是一个关注年轻人成长并有拥有百万粉丝的职场社区。

而思微是国内的知名联合办公品牌,曾获顶级风投数千万投资。

作为两家公司的创始人,在经手了数千份简历和直接参与了上百场面试后,他发现很多刚迈入职场的年轻人,由于缺乏经验,在不知道选择什么工作时都会贸然以收入作为主要标准,而这恰恰是职场早期最容易犯的错误。

因此他想把自己关于职场的经历和感悟跟大家分享,以下是安装关于第一份工作的建议。

职场里的2/8法则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2/8法则,就是这世界上20%的人拥有80%的社会财富,行业里前20%的公司赚走了整个市场80%的钱,我们在20%的App上花费了80%的手机使用时间。

2/8法则认为: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从数学角度讲就是幂律分布 (Power Law Distribution) 。

同样的,2/8法则在职场中也频繁出现。

公司里20%的人贡献着80%的价值,20%的人拿走了80%的报酬。

所以作为两家公司的创始人,我想分享一下站在公司的角度,老板、部门负责人还有HR是怎么看待招人这件事的。

首先,对于核心岗位的人,也就是20%的人。

我们会用“抢”的策略,用高于市场价,有时候甚至高出其原本薪资数倍的待遇来(也包含股权激励)吸引他们。

因为我们发现,核心岗位上的一个优秀人才,能够帮助公司完成一些原本无法想象的目标。

就像乔布斯在创业一段时间后曾经说过:“我过去常常认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顶两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名。

“今天,绝大部分的优秀公司也都在采取这个策略。

对于剩下的80%非核心岗位,通常不会给予比市场价更高的薪资,如果在人才缺口并不紧急的时候,还会试图压低这部分人的收入。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觉得这些公司都是无良企业,黑心商人。

甚至还会觉得职场结构不公平,在”剥削“着职场新人。

其实并不是,虽然这些优秀的公司无法提供更高的薪资和更多的福利待遇,但是通常会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和成长空间(因为市场是公平的,要不公司也无法招到人才)。

从长远来讲,后者才是决定我们收入的关键。

第一份工作很重要

几乎没有人的第一份工作就可以担任一家公司的核心职位。

如果大家都同意这个观点,就会明白在这个阶段去争取更高的收入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因为5,000元和6000元,9,000元和10,000元,本质上并不能影响你的生活。

如果在一线城市工作,那更加是赚多少花多少,没有任何存款。

最近网上很流行一篇文章”月薪3,000与月薪30,000的文案区别“,文章的内容不是这里关注的重点。

但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自己是那个月薪3,000元的文案,我们需要多久时间才能变成一个月薪30,000元的文案?

这个问题也适用于其他职位,大部分人会这么想,作为一个月薪3,000的实习生,假设转正后有5000元。

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保证每年通过晋升或者跳槽能多增加20%的收入,时间长了就能达到。

按照这个思路,从5000元的月收入达到30,000元的月收入我们需要10年时间。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条路既不现实又太过漫长。

事实也告诉我们,很多写了10年文案的人都是做不到30,000月薪的,而那些达到了30,000月薪的人又通常不需要10年。

那应该怎么办呢?人在第一份工作,或者说前几份工作中的成长很重要。

它必须让你有机会在接下来的3-5 年时间里能在同一家公司中晋升到核心岗位,或者让你具备跳槽至另外一家公司担任核心岗位的能力。

只有这样子,你的收入才能是同级同学,同龄朋友的3-5倍,实现倍数的跳跃。

重点关注自身成长

我在面试中经常会遇到这类情况,有很多求职者在面试的最后阶段,在我们提出”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我们的吗?“,他就会开始询问诸如公司还有什么福利补贴,年假会有几天,加班是否频繁等等问题。

只有少部分的有识之士,会抓住这个机会,进一步去了解工作内容、所能承担的职责还有公司对该职位发展的规划。

有一次公司给一个年轻的求职者发了offer,隔天就给我们打来了电话,沟通是否可以给他多加2K的薪资(offer上给的是10K/月)。

我们问为什么?他说有一家相较传统的公司给了他12K的待遇。

但综合各方面考量,他更喜欢我们的公司和团队,也觉得与自己的成长方向更加契合,如果我们同意在原本基础上多给20%的工资与另外一个offer持平,可以立即前来报道。

因为公司也还有其他选择,最后并没能满足他的要求,所以他还是选择去了另外那家公司。

当然,并不能100%保证加入我们相比于他加入另外一家公司就能有更快的成长,虽然我们还是有信心这么说。

但是,在他当下做决策时,的确选择了多20%的薪资相较于自己更喜欢的工作内容和成长环境。

我们都太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认为一份工作能带给人最大的回报就是收入。

其实不然,工作能带给一个人最大的回报是成长,是成长,是成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果人生早期的前几份工作看似能让你挣钱多一点,福利多一点,过的体面一点。

但在一个并没有很喜欢的环境,自己也没有承担过什么重要的责任,最后导致什么都没有学到,什么机会都没有,各方面也没什么成长。

几年做下来,到了三十岁,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踏步。

我周围就有一些海归还有国内的名校毕业生,就这么在外面瞎折腾混了一圈,几年下来发现他们的职业技能和行业认知比应届生高不了多少,还把自己变成了好高骛远的人。

第一份工作的收入比同龄人多出个20%不应该沾沾自喜,反之,比别人少拿个20%也不要觉得起点就比别人低。

了解自己未来想承担什么核心岗位,审视周围的环境是否能给自己成长才更重要。

写在最后

肯定有人会问,这些道理都不难理解。

那么那些收入低一点,但具备快速成长机会的工作会不会竞争更加激烈,更难得到呢?这个我们可以放心,因为无论在哪个时代,愿意投资未来,延迟享受,还关注自身成长的人都是少数。

而原本家境不错的人,大多又会听从老一辈的建议选择一份”稳定又体面“的工作。

因此就给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留下了巨大的机会。

找工作时用成长思维而非收入思维能让我们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

工作之后,我们还需要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自己成长,而这就是锤子简历未来的关注。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成长为那20%的人,而不是那拿着仅仅多20%收入的人。

内容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2772182309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