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简历品牌推广师
没有硬证的小升初简历怎么写
作者:锤子简历 2019/07/13 23:30:00
阅读 475

每年都有很多家长问我小升初简历该怎么写,什么样的简历能够更加获得目标学校的青睐?下面我就简历的几个主要方面来给大家做个阐述:

upfile

1、过于“个性化”

很多文章都建议说每一份简历都要具备自己的“个性”,可是有些提交上来的简历,老师看到的不是“个性”而是“风头”。看到过一份简历,封面一张漂亮的艺术照,每页都是很绚烂的色彩,不说是简历,我还以为是哪一位明星的写真集呢。大家要知道,我们所说的“个性”不是说简历要弄的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而是说在内容上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或者能够体现自己的特性。比如一份不落俗套的证书,一个良好学习习惯、优秀品格的介绍等,这些东西能让老师们迅速抓住孩子的优点、特点,会不自觉的加深对孩子的印象,那么孩子成功的几率就会提高很多。

2、家庭信息知多少  

每年的“幼升小”都被大家炒成“拼爹”的选拔,我们姑且不论这种现象背后所体现的社会价值观的对错,“存在即合理”。那么在小升初过程中是否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呢?我一般会给出这样的建议:

1、如果家长所在公司、单位很有“竞争力”,可以写出工作单位;

2、如果家长在所在公司、单位的职位很有竞争力,可以写出工作职位;

3、如果家长的学历很有竞争力,可以写出学历。

3、自荐信六大误区

“文学化” 自荐信的关键点在于展现真实的自己,不是艺术化的自己,比如有一份简历,通篇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诗句,我一看还以为中国古诗词大会呢。总结:切忌把自荐信写成一篇华丽辞藻堆砌的作文。

“报告化” 每一份简历都反映出一个灵动的个体,绝不是在向用户介绍一份产品的参数,比如有一份简历,罗列了自己每学期的各种规划,每周的各种计划,每天的时间表等,乍一看我还以为是工作日志呢。总结:我们的目的是让老师在审阅简历时脑海里能够闪现出我们鲜活的形象,切忌不要让老师感觉在看一本流水账。

过于“诚实化” 我们说过,自荐信一定要传递给老师“真实”感,但真实是不是一定要毫无保留呢?尤其在说到自己的缺点时,比如有一份简历,非常清晰的罗列出“写作业慢”、“容易走神”、“答题粗心”、“不喜欢背书”等缺点,看完给我的感受这不是一份简历,而是一份完整版“罪己诏”啊。总结:简历的真实不是要求毫无保留的诚实,我们可以也是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但是要知道并不是缺点本身能够打动别人,而是我们在意识到自身不足之后而采取的行动,向老师展现出一个有足够的自我反省、总结能力并且能够“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等充满阳光的少年。

“模板化” 我们家长在选择目标学校时,一般不会只选择一所目标学校,那么投递给不同学校的简历是否应该有个区分呢?我认为针对每一所学校的自荐信都应该包含两点:1、贵校什么样的特色、理念打动了我;2、我有哪些特质符合贵校的招生选拔条件。我看了很多学生的自荐信,但是其中很少能够做到针对不同目标学校而写出针对性自荐信。总结:投递简历不是“消息群发”,“模板化”的简历既不能让校方感受到你的诚意,同时你也失去一个结合学校具体特色、理念而采取针对性展示的机会。

“无目的化” 我们写自荐信的目的希望是通过真实自我的展现让老师觉得我们是适合校方选拔的学生,展现真实自我是过程而非目的,比如有一份简历,写的很真实、很生动,但是其中大量的篇幅是关于体育、旅游、课余爱好及社会实践的内容,大家不要忘记,目前的体制下,语数英的科目学习和成绩才是考评选拔的关键。总结:我们是参加小升初选拔,不是“导游”或者“义工”等的选拔。

家长代笔” 既然叫自荐信,那就是学生的自我介绍与推荐,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写的实在拿不出手,照着孩子写的去修改感觉还不如自己代孩子写来的好,于是我们的自荐信就变成了家长开具的“介绍信”了。而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当孩子参加面试时,面对主考官针对自荐信的内容提问时,孩子的回答往往与自荐信的内容或者观点不一致。总结:建议自荐信由孩子自己主笔,家长可以在整体架构及文辞方面加以润色,真实的才是最好的,记着,孩子可是不会撒谎的。

4、学科及爱好奖项  

“无证书”型  有些学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证书,在准备简历时感到“万分痛苦”。我们没有拿到相应科目的证书可能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学的太晚、比如投入时间不够,当然也有因为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好导致的,不论是哪种原因,如果在简历当中学科方面是“空空如也”,那肯定是直接被淘汰的。所以对于没有证书的学生,我们需要尽可能体现:1、我在学校这些科目还是很不错的;2、这些科目竞赛知识点我是有学过并且有一定成绩的。这时候一些校内的或者区级的奖项或者评优就很重要了。

“普通证书”型  有些学生是有过一些“小奖”或者“含金量”不足的奖项,但是没有什么含金量较高的证书,比如数学的四大杯等、英语的三笔四口、基口、全能五星等、语文的沪港等。这部分奖项证书有时给我们感觉就像鸡肋,貌似比单纯的校内奖项好一些,但是又不及主流杯赛的证书。对于这部分学生的简历,我们要尽可能:1、突出含金量相对高一点的奖项;2、尽可能的展现三科均衡。这时可以适当的通过一些校内奖项、区级奖项做一个平衡和调节。

“硬证书”型  有些学生有一些“过硬”的证书,但也可能不是三科都有,对于这部分学生的简历,我们需要注意:1、千万别给老师这一种“偏科”的印象;2、在学科均衡的基础上突出“硬实力”;3、适当展示课余爱好及特长和社会实践能力。

“课余爱好”  这部分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除了部分特长班外,在目前的体制下,“课余爱好”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能作为决定性因素,所以在准备简历时千万别“主次不分”从而导致“本末倒置”,尤其对于学科奖项较少或者含金量较低的学生,一定不要想着通过“课余爱好”来弥补学科奖项不足的劣势。

“编排技巧”  很多学生简历中关于奖项证书这一块都是按照年级这种时间线来划分的,我只想告诉大家,这是一个表面看起来很清晰实则不能突出重点“懒人做法”(当然,对于很少一部分学生的简历,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建议根据孩子各学科的特点,换一种维度来划分,比如按学科项目等划分,突出含金量高的奖项等,这样老师在审阅简历时会一目了然。

5、家长点评很重要  

要点

1、是家长而不是公司领导,首先要体现出家长对于孩子的关爱和希望;

2、家长点评能够反映出部分的家庭教育观、价值观等;

3、这是对学生自荐信一个有效的补充和印证;

4、体现如何配合学校的教学等。

6、其他注意事项  

1、不要弄巧成拙。有位家长为了体现孩子热爱学习,在简历中特意附上了孩子在医院打点滴时看书、胳膊受伤时看书、患肺炎时看书等照片,各位觉得这样合适吗?

2、不要剑走偏锋。看过一份简历,家长可能感觉到自己孩子的硬实力不足,就在简历风格、排版及观点表达上“特立独行”,期望通过这种“另类”的视觉和感官冲击能够脱颖而出,我个人觉得“特立独行”是属于“少数人”的标签;

3、某宝不是万能的。一位家长在某宝上委托制作一份简历,简历拿到后很热心的给朋友参考,结果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他们两家孩子的自荐信和家长点评部分除了姓名不同,其他部分竟然惊人的一致。

4、千万别遗漏电话号码。不要在孩子的简历经过层层筛选后,校方因为联系不到家长而抱憾。

5、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做。如果家长自己的美工等方面并不擅长,建议最好找专业的人士帮忙设计和制作。

作者寄语:简历只是我们自我展示的一个媒介,它并不能改变我们自身拥有的多少。希望我们在简历准备的过程中,总结、反思我们的不足,科学合理的做出下一阶段的规划并付诸行动,同时也让我们继续保持现有的优势和特点,将来这些都是我们成功的特质。

内容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2772182309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