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面试后没有获得理想的收获,不过我还是想记录下来,防止以后忘记。废话不多说,先来第一家。
1. 某室内装饰公司。这是我第一次应聘正式工作。晚上投简历,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安排面试了,速度真快!
那天我穿了正装(废话),整个过程都很紧张,没办法啦,谁叫我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学生……面试官是这个工作职位的上司,看起来很像是个年轻的小伙子,瘦瘦的,貌似还戴着眼镜。我当时没戴眼镜,不是很看得清他的样貌(也没必要看清),不过我想就算整体外形看起来很年轻,但应该也不是刚毕业没几年的学生了吧,根据他的言行举止估计快到30的样子。面试官叫我不用那么拘谨,说只是闲聊,不要太紧张,还评说我的打扮太正式(汗)。虽然他自认很随和,不过在我看来,他的表现只能用精明来形容,每时每刻都小心翼翼试探应聘者的实力。首先当然就是例行的自我介绍,用英文!
虽然我是个英文专业的学生,但一直学的是哑巴英语,再加上之前以为这份工作应该不需要英文(后来证实我的猜测大错特错……),前一晚上完全没准备,心想若真要来个英文介绍,就临场发挥吧。曾听某人说过,这世上没有临场发挥的,所谓的临场发挥其实靠的都是平时的积累,所以这世上准备做某件事,例如备考,只有平时积累,和临阵抱佛脚这两种模式而已。我平时口语不好,又没有作突击准备,表现可想而知……在查看简历,并询问相关问题的时候,套话之类的是行不通的,如果我说了模棱两可的回答,他会追问细节。感觉他的要求真的蛮高的,对应聘者的能力和基本情况容不得半点含糊。
接着就是所谓的闲聊,谈谈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公司,对这份工作的了解,我把能想到的都说了,因为不是那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同时完全没有实践经验,所以至今仍不知道自己到当时的回答怎样,会不会误差很大?
最后就是叫我回去等通知了。其实我这次只是想积累面试经验,所以不大注重结果,不过我深知自己的表现很差,这样的自己比最终没有得到通知给我的打击更大……
面试完回校碰见一位同班同学,她也正在找工作,我把我上午去面试的工作告诉她,叫她也可以去试一试。
据那同学说,她上午投简历,下午就要去面试了,还是那样的神速度……
不过跟我不同的是,那同学是直接拍板马上开始实习,似乎那上司对她颇为满意。
后来的几天那同学都去那公司实习,她跟我说工作经常加班到很晚,工作用的笔记本电脑要自备,然后公司会提供名车,所以需要员工有驾照,可以开车会见客户,或许顺便要做点接送客户的工作,销售助理嘛,这些工作也是分内事。这份工作做得好,将来有可能月薪八千,不过无论何时都很辛苦就是了,对了,我想起面试时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能接受多晚睡觉”……其实对于在读书时期每天尽量养成10点前睡觉,最迟也要在11点前爬上床的人来说,需要熬夜加班的工作是不大想考虑的。或许我的第一个回答就让自己失去实习的机会了,因为面试官说他常常工作到半夜两三点……我同学做了几天最终还是决定辞职了。
后来想想,那公司常年招人,人员流动性颇大,所以经常面试人,且有这种神速的时间安排,证明这份工作不是随便就能胜任的。公司对专业几乎没有要求,只要能做事就行,而且要像拼了命一样努力工作,在员工的一天中似乎没有睡眠的位置。老实说,虽然我崇尚这种实干的精神,不过若非等着钱吃饭或者非常喜欢这类工作,最好还是远离这样的工作吧,尤其是体质不是很好或者注重身体健康的人,连想也别想!
2. 越秀区某法律事务所。在百才上看到的招聘,投了简历。去面试的时候才知道,他们招的律师助理需要法本专业,我心里嘀咕:“既然有专门要求的话,为啥不在招聘页面上写出来。“ 事实上,那招聘公告也没几个字,让人觉得只要会一点点专业知识就能胜任,事实上却正好相反。当时我有点怨念这律所负责人事招聘的人太懒太不负责任,不写清楚要求,最后浪费的是大家的时间。
虽然摆明不会有结果,我还是稍微记录一下当天的情况吧。
其实我大概读大三的时候就对法律颇感兴趣了,所以想试试在律所找工作。当天到达目的地,粗看的话其实我还蛮喜欢那里的工作环境的,面试官也比第一家的随和。自我介绍用中文,面试官主要还是看我学过哪些法律知识,其实他也在认真考虑以我的水平能做什么工作,并没有因为我是非法本就直接打发我回去。那天我带了大学三年的成绩表去,通过这张表他就可以知道我学过哪些与法律有关的课程和成绩,我后来想如果我的表现能给面试官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而且民诉法这一课程学更好些,成绩高一点,或许还是有机会被录用的,至少可以实习一段时间。可惜我的民诉法成绩很一般,期末考之后几乎全还给老师了……
我去第一家面试时更多是抱着打酱油的态度,不报什么希望,然而这次我真的想得到这份工作,想向这方面发展。只能怪自己非专业出生,课外又没有努力补足,问题都在我身上,怨不得什么。
3.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第三家应该就是我唯一初面和复试都成功通过的一次。那时应聘的是越秀区某一商业数据处理公司,其实也就是外包公司,每天帮客户在网上搜集、整理英文信息。面试的环节很常规,常规到令我感到俗套的地步。公司尽力制造着其专业的形象,从办公室的位置,布置,规章制度,员工的着装等,无不体现出专业、高端的感觉。我第一次到这家公司面试的时候被办公大楼里面的装修布置和外面的景色震住了,这是我见过的最具高端商务风格的办公室(我见识少,所以仅与前两家相比=.=),其实我这次也是抱着半打酱油的态度,但是看到公司的专业程度,就开始冒冷汗,不知如何在没有充足准备的情况下表现得专业一点。初面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回答面试官的几个想应试作文题目那样的问题,然后进行一个笔试。笔试可以说是阅读题吧,给一叠资料,在里面找出问题的答案。其实真的很简单,感觉还没有英文的高考卷的阅读题难……然后再跟面试官简单聊一下,主要是关于这份工作的基本情况,英文自我介绍也是在这个环节进行。初面完后,直接就通知我明天复试,我有点无语,虽然过了初试很开心,但把复试安排在同一天有那么难吗?当然,我虽有不满,也是不会明说的,只能照着公司的时间安排。
第二天复试的面试官的小组的组长。貌似那天也要进行英文自我介绍,这一点我实在记不清了。后来用回答组长几个问题,然后就听组长介绍公司和小组的情况。然后就回去等消息了。那周五的下午接到电话通知我被录用了,并且下周一就要上班。因为我原本就不确定是否一定要做这份工作,而且周六有网易的招聘会,我还特地提前准备好简历,所以有点犹豫不决。如果我接受了offer,明天就不便去面试,如果拒绝这次机会,而我对网易的招聘又没多少信心,可能会两头不到岸。我那时包括现在也对这份offer到来的时机很有怨言,上个月投了网易的客服职位,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如果当时去了招聘会,至少还能见见面试官……
最终我还是接受了offer。第二天买了几件正装衬衫, 做好上班的准备。为什么一定要另买衣服?下文会解释,这也属于我的怨念之一……
实际做了这份工作之后才知,这公司太会做形象工程了,虽说公司看起来很高端,但员工就相当于高级民工,还是廉价的。每天只是单纯在网上搜搜搜,就算日后可以再升上一级也没多大区别,看不到发展前景。重点是,既然不需要会见客户,有必要穿得这样正式吗?或许公司考虑到这样看起来感觉更专业,有利于塑造公司形象(果然很会做形象工程=.=),但是管理层有从员工的角度进行过一些人性化的考量吗?新进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到了毕业礼的时节就掀起一股请假潮便是例证。对于刚进入职场的新人来说,工资较低,没什么储蓄,很多人为了租房、交通等费用不得不勒紧裤带过日子,这时却要大家再拨出一笔资金购置正装(大家的正装应该都是为了面试而准备的吧,只有一套的话是不够应付一周五天工作日的,事实上我总听说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应聘者才会穿得很正式,真正工作了的员工可以更随意一些),公司的规章制度对着装有严格要求,我实习几天后开了一个短暂的员工大会,内容就是重申公司对着装的要求,提醒员工不要在这方面松懈。公司对员工的着装指手画脚,却从未想到体谅构成员工主体的应届生生活的难处,没有相关补贴就算了,又不是事业单位,没有福利很正常,看看你们给转正员工的薪酬,还有比这更少的实习和试用期薪水,难道不觉得这样的要求很过分吗?我不从舒适度这一角度讲,以免被说娇生惯养,仅仅看经济方面,这种要求给不少员工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仅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公司真的对员工不大好。虽然我也理解,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外包公司来说,客户才是第一位的,我只想说若真的如此重视员工的整体面貌,干嘛不直接订做漂亮的统一制服,当做福利发给入职的员工(每人两套即可,想当年我也是凭借两套校服熬过一周五天甚至七天的在校的时间),这样可以满足企业形象建设和员工的经济需求。
我对公司对正装的要求不满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我的高中好友在一世界500强公司任职,也是做不需要见客的幕后工作,工资比我高1000左右的样子(事实上,由于我只工作了一周,所以最后一分钱都没拿,期间还自己倒贴了一笔交通费和午餐费……),当然她的工作会更忙更复杂,所以拿这样的薪水是应得的。我要说的是,他们这些不见客的非销售人员是可以自由着装的,公司对这方面没有规定,当然过于暴露和标新立异我想无论在哪里都是禁止的。她除了面试外应该都没有机会穿正装了,平时就是运动鞋加牛仔裤,非常休闲,偶尔想淑女一点也是可以的。
PS:为了批判公司的这项制度,我啰嗦了一大堆,其实问题的实质只是我觉得根据这份工作具体内容,是没有必要穿正装的。如果某客户想让软件公司编一款软件,难道他会去员工办公室逛一下,看看编程师是否着装整洁,然后据此判断该公司的水平吗?我们的工作性质也差不多,区别只在编程师的能力更高更吃香而已……我们也是一整天对着电脑敲电脑动鼠标,只是面对的是百度和谷歌这些搜索引擎,单调很多。除了去厕所喝水和吃饭以外不会离开电脑,连个人都很少见,穿那么正式干嘛。而且在我心中,正装应该配更为专业的白领,假如我被上面第二家录用,被要求穿正装上班,我不会有这么大怨言。
提高人性化,以人为本,许多公司都想跟上这股潮流,但大多只学了个形式,我感觉这间公司也不例外。初入职时就需要写一份自我介绍,方便大家了解新员工。我感觉这种花样只是走走程序而已,我一室友去翻译公司实习,公司还特地为员工的生日庆祝,不过我室友说这些非常形式主义,并没有培养出她对公司的归属感,所以她干了几天就辞职了……另外我实习的这家公司还特地空出一间房来做员工的休闲室,计划放上一两张乒乓球桌之类的运动器材供员工锻炼身体,虽然我不喜欢这些运动,但还是得承认公司有这个心思实在令人欣慰。不过从实际方面考虑,该什么时候玩呢?或者说什么时候才可以玩?若休闲室建成,应该会24小时开放吧(因为有些项目的小组需要日夜轮班),刚才也说了,工作时间都是盯着电脑,不需要离开座位,走动太频繁恐怕会被怀疑是偷懒,总不能工作期间跑去打球吧,我们工作时虽然常常用到Google,但这里的办公环境跟Google公司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就算公司没有硬性限制员工工作期间去休闲室,但每天都有工作目标这类东西的吧,白天不抓紧时间跟上进度,难道想晚上留下加班不成?再说说工作外的空余时间,上班前和下班后属于私人时间,我实在难以想象会有谁因为喜欢公司一个小小的休闲室而在下班后仍自觉留在办公室玩,或者放弃早上宝贵的懒觉时间早早赶到公司玩一会儿。 那么现在只剩下中午两小时的自由午餐时间了。首先,吃饭是要时间的,如果没带饭盒,没订外卖,那就要走一些路找餐厅解决了。另外午休时间还有很多诱惑,例如小歇一下,上网闲逛什么的,就算一些人不做这些事,也不像我这样不爱运动,在集中的时间涌到小小的房间里,则无可避免要排队,等到自己那一轮,恐怕已经到了工作的时间了。另外还有一点,吃完饭至少要休息半小时才能做剧烈运动,所以运动不是任何时候都有利于健康的。在我个人看来,如果公司想关怀员工,应该从更实际的方面入手。不过我想,这类工作性质的公司,只要确保不要加班上瘾,按时出粮,办妥五险一金的事就已经可以了,如果不要在细节方面为难员工就更好了,例如着装之类的(←你够了)。
我对这份工作还是有比较满意的地方的,例如早上10点才上班,不过这倒不是出于公司的好意,只是为了适应我们这组负责的客户的需求。有些组9点上班,有些还要三班倒,总之都是按照客户的需求设定的。另外一点就是办公室里有冰箱和微波炉,给自带饭盒的员工解决午饭问题。公司里没有餐厅,不提供员工午餐和餐费补贴,楼下只有洋垃圾食品麦当劳,所以只能走一些路找饭店或者叫外卖,可是这些吃多了对身体很不好,又不经济。在这种情况下,若不为员工自带盒饭提供必备的设施的话,简直就是天理不容。
虽然在这里工作只要不犯大错误,一般不会炒人,但我其实没想过长做,原本打算最多做一年,结果只做了一周……我当然不会为了着装的问题而走人啦,只是我妈不喜欢这份工作,每天早晚都劝我辞职,为此我们几乎每天都吵架呢。我刚开始不想辞的,虽然工资不多,至少还算有收入,想着先就业再择业。几天来长时间对着电脑,眼睛很干,觉得这样长期下去对健康不大好,我视力本来就不好,所以不想为了一点薪水就牺牲更加重要的东西。再加上回校跟室友聊了一下,她说这份工作前景不明,薪水少,应该考虑换另一份。就这样,在各方压力之下,我决定辞了。这程序不是很好办,之前几天我几乎都在练习操作和熟悉流程,工作还没正式上手,而且我不收这几天的钱,即使这样,没想到公司连退职程序都这么一板一眼,跟我室友挥挥手就走完全不同。跟人事处的人谈得很不愉快,最终他们还是放过我了。我走的时候,前台刚好有个前来应聘的人。我不会天真地觉得没有公司就会怎样怎样,就是因为他们永远不会缺人,我才走的心安理得,我没有耽误公司什么,但我个人却会被耽误,一般吃亏的都是员工。公司觉得你不合适,可以让你走人,另外找人,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个人发现工作无利于自己长远发展,离开了,总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和压力。我离开时公司的招聘期还没过,经常有面试,有新员工入职,公司有很多选择,而我是没有这么大的选择自由的。难怪劳资双方常有矛盾,双方本质上是非常不平等的。
4. 某律所(?)。这家公司在招聘网站上说是律所,但去面试时发现公司名没有律所这几个字眼,更像是金融类机构。跟第二家纯粹处理法律事务的律所不同,这一家好像是做投资咨询之类的事务所,只是其中会涉及到一些法律问题而已。
公司办公室占据一栋商业大楼的两层,比之前实习那一家还大,颇为豪华,同样很有高端商业风格。不过经过上次的经历后,我对这类办公环境完全免疫了,甚至有点厌恶(后遗症之一),不过我看到有些员工上班时是可以穿生活服的(后遗症之二)。总的来说,对于环境,我没有什么感觉啦。
我去到那里首先进行笔试,从试题内容猜测,这家公司需要翻译的资料应该有合同,产品介绍书,还有一些涉及金融投资的文件。我对最后一类内容几乎一无所知,有很多专业词都不懂,所以没有翻译最后一大题,笔试就这样失败了……原本以为笔试没戏之后就没机会面试了,谁知一交卷就有主管过来面试,还是那些程序啦,英文自我介绍什么的,对于他们来讲,笔试结果才是最重要的吧,所以当我知道笔试做得很糟糕的时候就有点懒得应付面试了。谁叫当天上午应聘的只有我一个,所以主管就顺便面试了几分钟。当时我已经绝望了,所以不会感激这次面试机会,只觉得浪费时间。
如果我要找一份比较合我专业的工作,我会倾向于笔译。所以我还蛮喜欢当天面试的工作的,就是做文件翻译,加班的话,最多带文件回去译,就当做以前带回家的功课那样做吧,这样的加班我并不会太排斥。不过最后我还是失败了,所以不多说什么了……
5. 应聘某动漫工作室的实习岗位。是我喜欢的工作,看了一下工作职责,除了画画以外,什么都可以做。工作环境也挺不错的,没那么商务风,反而符合我现在的口味。这次的笔试做了挺久,对自己写的东西感觉复杂,刚写完觉得蛮糟糕,后来又想或许还不错,后来又不确定了,而现在我只想忘记它……
笔试完马上就是面试。我不知道面试官对我印象如何,反正我对这工作室的印象是挺不错的。没有多余的自我介绍,面试官很认真看了我的简历,针对上面的内容,他问了一些问题,多是法律相关的,原来他们的作品被盗版,所以对维护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他主观上与其说想试探我,更像是解决眼前实际的问题。过后我对这场面试和面试官的评价是”很实际“,我比较欣赏这种实际的作风。整场面试几乎没有那种很虚很俗套的命题作文式的问题,他让我知道实际工作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虽然我不能很好帮他解决难题,但至少我面试时的心情不会像以往那样糟糕。问完问题,面试官说他想再看一看其他应聘者的资料(当时招聘情报才刚刚发出,以后陆续会有其他人应聘),然后再挑选最合适的。我觉得这种做法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他这样坦白说明也挺好的,我最不喜欢那种问例行的问题,然后目无表情叫人回去等通知,却永远不会给人通知的人。如果不符合招聘单位的要求,最好能说明一下面试者有哪些不足,哪些方面不符合公司要求,让人心里有个底,明白自己的短处,这样的面试才不会浪费时间。若现在拿不定主意,我比较希望面试官直接说需要跟其他应聘者比较,这比什么表示都没有,就叫人回家等消息好,尤其是那种明明已经可以肯定面试者不是公司想要的人的情况下还叫人回去白等,这是最为恶劣的。
现在已经过了该工作室的招聘期,仍没有消息,那么可以确定有比我更符合条件的应聘者被录用了。虽然有点遗憾,但不会太难过,接下来还要继续寻找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呢。
【使用锤子简历小程序制作简历】
零经验实习简历模板
21254人用过
学生求职简历模板
52754人用过
申请研究生简历模板
2324人用过
经典工作简历模板
6254人用过
投行咨询简历模板
12465人用过
产品经理简历模板
7532人用过
程序员简历模板
7457人用过
留学英文简历模板
4554人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