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简历品牌推广师
干货,这些互联网职场术语,你真不一定懂!
作者:君仔小编 2022/05/22 00:20:16
阅读 387
干货,这些互联网职场术语,你真不一定懂!

所谓隔行如隔山,每行都有每行的专业术语、黑话,开会、对话、写方案,道行深不深、逼格高不高就看能用多少专业名词和缩写了,尤其是这互联网职场。

与同行交流,不明白几个互联网术语,不说闹笑话,不认识几个名词你真还不好意思在这行混下去。

笔者搜了一圈,关于互联网的术语大家总结的还是不少的,但这些都早已是互联网行业老掉牙的东西,早已满足不了如今职场人的需求。

而对于互联网职场上的术语解释确为0。

今天,笔者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这互联网职场上的术语。

(这可是互联网小白必备之良药,欢迎收藏)

赋能:组织形式的变革,自上而下的科层制到自下而上的协作形式

打法:方法,这事儿得花钱花资源

壁垒:这事儿做不成,得靠产品经理指点才有救

发力:投钱

精细化:加人

闭环:做PPT时画个圈儿

布局:画饼画大点

商业模式:赚钱方式

联动:一个事儿带好几个部门

场景:小学生作文三要素

痛点:咋让用户上瘾

落地:PPT写好了,怎么实现我不知道

聚焦:活儿多人少这个你不用干了

方法论:某个流程的技巧总结

对齐:就是大家一起把问题方案确认一下,重在确认

对焦:就是问题方案还不清晰,需要进行讨论对焦,重在讨论,产出方案

透传:就是上游的东西直接给下游

用户画像:用户信息的标签化

受众:产品面向的对象

助力:帮助别人

更新/迭代:指产品根据环境改变,不断的升级来优化产品性能。

矩阵:能有的我都要有

拉齐:拉平,省的麻烦,上面又有意见。

聚焦:视线、注意力、产品集中于一点

颗粒度:这个术语的意思是为了清晰而工作。

从基础而言,颗粒度=颗粒+清晰度。

分发:一个一个的发,比如各大应用,各个自媒体平台

支撑:支持某个功能或者产品不崩溃,或者几个组相互支持,产品支持。

解法:对问题的解答方法,通过辩论或推理而得出答案。

分层:笔者的理解是为了技术去耦合

链路:链路层,技术术语

强化认知:提高自己对事的认知感

挖掘:数据挖掘、用户挖掘

完善逻辑:ppt或日报陈述出来的事件成为合乎逻辑、可以理解。

话术:怎么用极好听的话来骗人,重点是还不违法

跟进:换个人继续

细分:把人群画像

格局:认知的程度

去中心化:任何人都是中心,不强制

结果导向:只要结果,不管你过程

接地气:接触底层的普通生活

维度:思维角度

还有更多术语词,不懂的大家可以留言。

笔者在这也只是选择了一些经常在互联网职场上会听到的给大家解释了一些。

笔者为什么解释这些,因为现在的职场真的变的很奇怪,学会用这些词,比把活干好还要“实用”,而且还没任何坏处。

是不是很神奇?真的,你可别不信。

中国可是一个非常喜欢造词的国家,尤其是阿里的“造词家”们,打个比方:比如马云的“新零售”,再比如“赋能”这个词,据笔者所知,应该是阿里巴巴的曾鸣提出的。

说实话,笔者我也非常讨厌这些生造词,但讨厌有用吗?没有用,我们每天都在聊这些…明明2个字可以表达,但必须要用10句8句的表达。

明明是很简单的东西,甚至过去出现过的东西,非要包装一下,加上一些复杂的解释,变成貌似高大上的互联网词汇,这些词汇有什么用吗?能解决问题吗?最后不是都变成用来诓骗投资人和消费者的噱头。

最后,笔者也提醒各位一句,警惕那些喜欢造词的人,每当他们造出一个新词的时候,意思他们要开始收智商税了。

八卦多一点:

盘点:职场“沟通”(黑话)的潜台词,大家还有没有补充的?

HR面试黑话大全,早发现,早准备,早撤退…

职场第一干货贴,关于BAT、大厂、面试、绩效、晋升、职业规划…

公众号“互联网坊间八卦”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的

内容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2772182309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