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简历品牌推广师
就业报告出炉:6月仍有超1/4应届生求职,BOC助力破局“双届叠加”
作者:君仔小编 2022/05/23 00:00:08
阅读 139
就业报告出炉:6月仍有超1/4应届生求职,BOC助力破局“双届叠加”

“即便没有发生疫情,史上最大规模的874万毕业生,也将迎来最难就业季。

”毕业生就业困难将是中国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今年因为疫情黑天鹅,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被同学们称为“地狱毕业季”。

8月1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智联招聘组成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发布了《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除掉升学、出国以及留学生归国等因素,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群体大概是705万,比起2019年241万农民工增量,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首次就业群体。

根据报告,截止6月,仍有26.3%的2022届应届生在求职。

眼下,2022届毕业季已经过去,2022届秋招已经即将到来。

届时“双届叠加”,这部分超过1/4的毕业生,就业将更加困难。

一般学院和非重点大学更难找到工作

仍在求职的应届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难易程度。

报告显示,女大学生就业难度高于男大学生。

6月仍在智联招聘平台求职的应届大学生中,女大学生占58.5%,比男大学生(41.5%)高出17个百分点。

但也有就业的女毕业生提到:“根据我的感受,相对于性别,如今大多数单位对于学生实习完转正留用,还是更看重能力和学历背景。

报告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主要来自非重点大学和一般学院。

报告中,将大学名称中仅有“学院”,而无“大学”的高校,归为“一般学院”;将没有入围双一流、985或211,但名称中有“大学”的高校归为“非重点大学”;将入围双一流、985或211的高校归为“重点大学”。

数据显示,6月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中,一般学院(52.1%)和非重点大学(39.4%)毕业生合计比重超过九成。

从就业难度系数看,即使是重点大学,也有14.7%的学生仍在求职,而非重点大学(26.2%)和一般学院(30.9%)就业难度系数约为前者两倍。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源于中国的教育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精英教育”正在向“大众教育”转变。

高校扩招,使越来多的人能够接受到本科、硕士、博士等高等教育,但同时也意味着录取门槛的降低,生源素质的下降,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拉低了学历的整体含金量。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招聘中,学历已经成为一个基础项,而不是加分项。

另一方面,在整个高等教育领域,由于重点大学拥有更高的教育水平,更好的教育资源,容易产生马太效应,优质的教育资源扎堆集聚,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在社会上产生一大批的“野鸡大学”。

企业对重点大学更加认可,对非重点和一般学院的认可度慢慢下滑,无形中使得这类院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更上一层。

就业难常态下,如何破局?

就业难,绝对不只是个短期问题。

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愈加严重,类似“新冠”这种影响到全人类的黑天鹅事件可能更加频繁。

而且未来几年内全球经济都会处在收缩下滑阶段,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国也难独善其身,必然会受到影响。

宏观经济下行、失业率走高、好工作难找将是大多数找工作者的常态。

全球经济下滑,波动加剧,就业环境趋严,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生,由于学历含金量的缩水,求职竞争力本就不高,而作为应届生主体的一般院校和非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尤其是2022届应届生,当下仍有很多人在求职,面临“双届叠加”,关键必须增加软实力,提升职场的竞争力,才能在求职中脱颖而出,找到心仪好工作。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立即删除(附上内容地址)

内容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2772182309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