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简历品牌推广师
2022年GDP十强城市:广州市以微弱优势险胜重庆市,南京首次入榜
作者:君仔小编 2022/05/25 00:00:12
阅读 1020
2022年GDP十强城市:广州市以微弱优势险胜重庆市,南京首次入榜

文章来源于:第一财经

某平台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经济数据以及各地近期公布的经济年报梳理统计得出,2022年GDP总量前十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重庆市、苏州市、成都市、杭州市、武汉市、南京市。

其中,广州市以微弱优势险胜重庆市,守住了第四的位置;“最牛地级市”苏州市首次突破了2万亿元大关,成为了第六个GDP突破2万亿的城市;杭州市超过了武汉市升到第8位,南京市更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前十。

广州守住第四位置

2022年,GDP总量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仍然只有上海和北京这两大强一线城市。

2022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38700.58亿元,GDP总量依旧保持着全国城市第一。

2022年,上海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13930.66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了1.7倍,新材料增长了10.8%,新能源增长了8.5%。

2022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02.6亿元,排名第二,北京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是25.6%和24.8%。

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3的深圳目前还没有发布2022年的具体经济数据,但是根据年底深圳媒体对深圳“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总结概述来看,2022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2.8万亿元,居亚洲城市前五位,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元,其中,出口额实现内地城市“二十八连冠”;地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居内地城市前列。

GDP第四城的竞争异常激烈。

2022年前三季度中,重庆超广州231.24亿元,位居第四;2022年全年,两市GDP均超过2.5万亿元,最终广州险胜重庆16.32亿元,守住了第四的位置。

其实,对于GDP达2万亿级的城市来说,10多亿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在未来三五年中,重庆GDP总量超越广州概率很大。

毕竟,重庆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比广州大得多,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优势将会更加的明显,再加上重庆庞大的人口需要城镇化,这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都会有很大拉动作用。

另外,广州的人均数据已经很高了,重庆正在迎头赶上,人均GDP方面,重庆离广州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从短期来看,近一两年内,广州还是会把守住GDP总量第四的位置。

一方面,广州GDP素有“上小下大”的传统。

一季度乃至上半年GDP占比很小,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占比会很大。

因为广州人口净流入规模较大,往年受外来务工人员返岗开工的时间差,订单、消费等因素影响大,但是,今年因为疫情反复,各地提倡就地过年,开工的时间也预计要比往年早,对工业生产绝对有利,在一定程度上对节后广州工业经济发展甚至一季度的消费都有相当大的提升作用。

另一方面,疫情背景下,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新经济表现更加突出,广州的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都非常好,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广州的优势。

杭州、南京名次抬升

苏州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70.5亿,排名第6,成为江苏第一个、全国第六个GDP突破两万亿元的城市,也是唯一一个晋升两万亿俱乐部的普通地级市,被外界誉为“最强地级市”。

成都继续占据第七的位置,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16.7亿元。

成都之后便是近年来新经济发展异常迅猛的杭州,2022年GDP达到16106亿元,超越武汉,升至第八。

近年来,杭州数字经济、新经济发展的势头很好,受疫情影响很小,且疫情后新经济表现更加突出,因此,发展后劲十足。

2022年,杭州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达4290亿元,增长了13.3%;数字内容、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113亿元、3441亿元和1090亿元,增长了12.7%、12.9%和14.7%。

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壮大,实现增加值340亿元,增长了8.2%。

相比之下,武汉2022年受疫情影响非常之大,能够位列第9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

武汉作为封控时间最长、重启时间最晚、疫情影响最大的城市,在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断崖式下跌的情况下,搏杀二季度,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全年好于预期,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城市前十,达15616.1亿元,同比下降了4.7%,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2022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武汉均低于南京,但是到了第四季度,就超过南京800亿元,这三个月时间,武汉GDP的增加值比南京高出了1000亿元左右。

照目前这个势头,武汉到2022年全面“回血”后,反超杭州,回到第8的可能性也很大。

南京,另一个长江流域的特大城市!今年也实现了新突破!2019年位居第11位的南京,2022年实现GDP14817.95亿元,经济总量继2016年首次进入全国GDP万亿元俱乐部城市后,又完成了首次跻身全国十强之列。

江苏省是第二经济大省,同时也是直辖市以外人均GDP最高的省份,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通过南京都市圈建设,这几年经济腹地很大,经济首位度也在逐步提升。

再有,南京的高教基础非常雄厚,名牌大学、院所、科技力量在空间上的集聚,可以形成新的创新力量,科教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排在全国第3位,拥有南京大学等一众实力雄厚的高校。

同时,南京从2017年推动“创新名城”建设,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

“十三五”期间,南京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2.95%提升至3.8%,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了4.1倍。

(文章来源于第一财经)

内容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2772182309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