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简历品牌推广师
互联网打工人的痛,你真的懂吗?
作者:君仔小编 2022/05/25 00:05:05
阅读 117
互联网打工人的痛,你真的懂吗?

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上了热搜,下一步是啥?

不是回应,就是反转。

哪怕是那种虚伪的回应,虚弱的反转。

然鹅,不久之前,热搜届迎来了一个上了也白上的朋友,它的名字叫打工人。

打工人们围绕着“打工人”调侃了两天,然后就继续回去打工了。

热搜凉了,一切保持曾经的常温。

真的就当一切都没发生过吗?

我们找了几个,试图给自己“打工人”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的互联网打工人,聊了聊。

1

J今年29岁,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996已经写进了她的基因里。

她没时间谈恋爱,甚至没时间好好吃饭。

和大多数互联网打工人一样,J每天都要开各种大会小会,开会之外的时间就忙着处理各种任务和琐事,对接需求,做PPT。

一天24小时,属于J自己的时间,通常在零点之后开始。

每个深夜,对接完五彩斑斓的需求,关上电脑的那一刻,想到在这个城市里孤身一人打拼的自己,看着视频里苦苦等待爱情的王漫妮,J会不会想身边也有个人陪伴?

不,她只想跟烧烤、炸鸡、小龙虾见面。

一个资深打工人,哪怕藏起白头发,遮住发际线,体内熊熊燃烧的打工魂也会从日渐膨胀的肚腩里溢出来。

在过去的两年,她胖了二十斤。

她有时会胃痛,偶尔发作剧烈时,明明在深度睡眠中,竟然会被痛感惊醒。

她身边的社畜们分享了自己对抗胃痛的经验——家中常备肠胃药,缓解之后该吃吃,该喝喝。

她妈试图用“是药三分毒”、“药疗不如食疗”等文章,诱导她改邪归正,效果你们懂的。

让J的心态崩掉的,是她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一个跟她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得了大肠癌,那是一个平时特别爱去吃各种烧烤的人。

当天晚上,J就上网查了三个小时大肠癌的症状和预防办法,有专家给过一个权威的定义,肠癌是一种“吃出来的癌症”。

看看手边的外卖,J忽然觉得胃连着肠子哪哪儿都不舒服。

她周末就去医院消化科挂了号,在她开始不规律胃痛近一年后,医生告诉J,她的症状是胃肠功能紊乱,继续向前可以演变成慢性肠胃病,愿意回头也还看得到岸。

于是她开始真正重视问题,定期复查,及时随诊,逐渐改变饮食习惯。

人没瘦回去,但是胃疼不太来找她了。

2

H,北京某大厂做前端程序猿,我的东北老乡。

他是我认识的人里,唯一一个用来自互联网的养生知识,反噬了父母的。

他爸是我们传统的那种东北男人,“秋天第一杯奶茶”这种梗,在他爸的世界里都弱爆了。

如果他爸愿意,他有充分的物料可以晒出,春分的第一杯白酒,白露的第一杯白酒,乃至日更的“今天的第一杯白酒”。

这样日更的结果是,他爸今年六月因为中风,住院两周。

他奔回东北,才发现他爸的中风根本不是“突发”。

他们家里有高血压病史,他爸血压常年偏高,却不肯吃药,因为养生帖里讲,“是药三分毒,“药疗不如食疗”。

在他爸中风前几天,他给家里打电话时,他爸还随口跟他提过,最近有时候会头痛,睡不好觉。

但在电话里,他们很快以东北人的豁达找到了一种解释,“就是没休息好”。

他爸住院期间,H认真反思了自己的大意:父母上了年纪,一些小的症状,可能是大病前兆。

可是自己和家人都没有重视这些小痛小症,也不知道这些痛症的潜在危险。

他找到了一些权威的文章,关于高血压防治办法,以及中风、心梗的急救、预后和预防知识,总结出一个事项清单,发到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群里。

他甚至跟二姑battle了,高血压不吃药的危害,和是药三分毒的危害哪个更大。

而他自己,也开始正视被家族遗传基因笼罩的自己了,他尽量减少熬夜,定期体检。

H说,父母年纪大了,难免会出现一些疾病疼痛,我们渐渐会对这些小的不适习以为常,但很多时候,那是身体发出的一种重大提示。

3

M,27岁,曾是某互联网大厂公关一枝花。

今年PUA一词刚刚火起来的时候,M给我发消息说:终于知道怎么形容我的前老板了。

他不是爱画饼和崇尚狼性文化,他是擅长对员工PUA。

她的工作一直不太开心,疫情期间,全国人民都意识到免疫力的重要性,平均睡眠超过8小时,M所在的部门人手不足,工作量大到一周要通宵几次才能干完活。

然鹅在疫情后期的季度考核时,由于部门的产出结果不够,M所在的部门非但没有被表扬,还被老板批评“不配拿工资”,扣了奖金。

那之后,部门又有两个同事离职。

从那时起,M开始出现头痛、腰背酸痛、脖子膝盖等关节痛的症状。

她自己总结,哪哪儿都疼,啥啥都不想干。

她在腾讯医典上看了一个关于抑郁症的专家直播,觉得自己的症状都对的上。

直播里的专家说,“国内抑郁症患者的主要问题确诊率低,一是大家不愿意去就诊,二是一些小城市也确诊不出这个病”。

M觉得专家说的就是她,“那种感觉就是,如果不确诊,就还可以假装这件事没发生,自己还是现在这个,为了梦想看过凌晨四点北京的人”。

后来让她鼓起勇气去医院的重要原因,是因为看到一个竞品公司的同行,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几年的治病经历,还分享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全球抑郁症患者高达3.5亿,而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达9500万。

“有时候给你勇气的,反倒是敌人”,她去了医院,拿到手的是一张中度抑郁、中度焦虑的诊断书。

M告诉我,她很庆幸自己及时看到了那场专家直播,等她有所好转了,也要把自己治病的经历分享给身边人,“迈向医院的那一步,太重要了”。

4

当身体突发了某种疼痛,你的第一反应是啥?

我的第一反应是赶紧喝点儿热水,吃点儿啥药,让它赶紧退下。

作为一个缺乏医学知识的普通人,其实很少能想到,其实每一种疼痛,都是身体发出的一串摩尔斯码。

很多时候,痛不是敌人,而是跑来敲门的伙伴。

痛不是麻烦,而是帮你挡住更大的麻烦。

内容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2772182309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