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简历品牌推广师
考研失败、秋招失利、没有实习经历...到底要不要选择二战?
作者:君仔小编 2022/05/26 00:05:39
阅读 256
考研失败、秋招失利、没有实习经历...到底要不要选择二战?

最近,很多前些日子考研失利的小伙伴私信我,说自己正在纠结要不要二战。

我知道,你们应该是这个时间段里,内心最备受煎熬的人了。

虽然我没有时间逐一回复你们的困惑,但我想说,你们的心情,我完全能理解。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二战”。

1

二战,值得吗?

对于很多人来说,选择二战是一项太不容易的决定。

这意味着,你有可能要面临二次失败和它带来的叠加创伤,并且在迫近的考试日真正到来前,你得一直承受这种可能性带来的巨大压力。

二战复习路上的艰辛孤独、等待结果过程中的煎熬、得知分数后带来的冲击感受,百般滋味,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切身体会。

老吕要先声明一下立场,虽然我要卖课,但我不推荐无脑二战。

该不该二战,这应该是一个决策问题,而所有理性的决策,都应该充分分析不同选择下的成本及收益,并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吕没办法告诉你,考研到底值不值得?只能帮你分析一些因素,值不值得,还得你自己去做决断。

所以,在二战前,先认真想想下面的问题。

2

你到底为什么要二战?

首先,你得搞明白,到底为什么想要二战?

这是准备二战时,最最重要的问题。

你是想拿个文凭?是真的热心学术,想要继续深造?还是你想要逃避现实,不想工作?

是刚需(未来找工作/评职称需要)还是弹性需求(本专业毕业不好找工作/在读书期间不喜欢这个专业想换一个/想报考的专业就业前景更好)?

如果仅仅是不想工作,想再混个两三年,我还是劝你不要二战了,因为如果你缺乏自制力,研究生的日子其实很容易荒废,比本科时容易荒废的多。

并且,研究生毕业后,你还是要面临找工作的问题,读研不是逃避的方式。

你是决定坚持梦想,还是决定退而求其次?

第二次考是坚持考原来的那个学校,还是换一个好考一些的学校?

曾经看到一个同学,坚持三年考人大的研究生,几次都进了复试,但始终没有被录取。

人生中,又有多少个这样美好的三年能够被浪费?

你的父母支持你吗?

考研的小伙伴大多二十几岁,别人家的孩子都已经开始工作、赚钱、甚至养家糊口,而你依然在考试,守着一个未知的结果,你需要同你的父母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考虑一下现实情况。

父母的支持能够最大程度保障你的资金来源,你不用有太多后顾之忧,备考压力也会减少许多。

二战,你有多大把握?

第二次考研基本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要么考上,要么去工作,不要给自己留后路。

考研残酷的地方在于它没有任何阶段性胜利可言,你只有不断地付出、付出、付出,不到最后一刻,你无法知道能否拿到自己想要的。

总之,考研是个高成本且收益率不可预估的行为。

二战的时候更是如此,还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所以,问问自己,你的把握有多大?

这些问题虽然又犀利又“残忍”,但你一定要在决定二战前,理智地考虑清楚。

3

要不要边工作边二战?

老吕不太建议大家边工作边二战,除非你能找到那种超级悠闲的工作,并且你在公司的时候不需要偷偷摸摸地看书。

如果能找到比较清闲的工作,公司就是你“上自习”的地方,还能赚点外快,这样当然是没问题,但一般来说是很难找到这种工作的。

我认识很多边工作边二战的同学,他们的结果往往很惨,要么擦线进,要么初试线都过不了。

这种情况导致了很多三战、四战的情况出现,后面会非常的痛苦,这就是典型的“工作没干好,研究生也没考上”。

所以,大家一定要问问自己的内心,你真的是必须要考上研究生吗?如果是,建议全职二战,不要三心二意,如果不是,就抓紧找工作或者考公务员。

4

在哪里复习备考?

去哪里二战,其实选择也就那么几种:

第一种是回老家;

第二种是留在本科学校附近,租房子;

第三种是去寄宿考研机构。

第一种方式成本是最低的,在家衣食无忧,只需要学习其他生活方面的事情父母会帮你解决。

但是,回家的风险也很大,容易和父母吵架,影响复习心情,而且没有研友,自己在家看书效率很难有保证,需要自己有足够的自制力;

第二种方式也是很多人采用的,我建议非一线城市的可以采用。

一线城市的成本太高了,会增加你复习的压力,如果住的太差又会影响你复习的效率和心情,除非你没有经济压力,否则不建议在一线城市准备二战;

第三种成本比较高,但复习效率相对其他方式来讲要好一些,因为有专门的人督促你学习。

但是“封闭式备考”也未必就是最好的,最重要的还是要适合自己,所以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决定。

5

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

考研,方向大于方法,方法大于努力。

有很多同学,之所以一战失利,就是因为根本没认真“择校”,草率就选定了一所并不适合自己的院校。

考研择校是考研过程中最最重要的一步,不能仅仅只看学校的实力、排名,更要结合你当下的实力、潜力,以及考研的形势如何。

大家在报考前,一定要了解该院校往年的招生政策、报录比、复录比等详细信息,然后结合自身实际能力,决定是否选择报考。

择校,选择远比努力重要,考得好真不如”择”得好。

世界上能靠努力就解决的事情,可能根本就算什么,怕就怕有时候你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

所以,认清楚你自己非常重要,知道自己读研的目的和自己的实力,选择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

总之,大家切勿“盲目跟风”,看见热门院校的热门专业,就一门心思去报考,或者凭借着“自我感动”和“莫名自信”,“无脑式”冲击名校。

在做出选择之前,一定要充分、理智的考虑清楚。

6

老吕写在最后

“二战值不值得考”这个问题,背后隐含的是一种对未知的恐惧,付出那么大的代价,谁都不知道,最后能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事实上,生活中很少有“毫不后悔”的选择,不落实到行动上,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秒,自己是否有更好的PLAN B。

所以,二战也好,工作也罢,这些都是只是你众多选择当中的一次选择而已,决定了就去做,没必要反复纠结个不停。

在最后,给想要二战的同学们一些小建议吧:

√ 如果下定决心二战,请你默默的努力,不要发朋友圈、发空间、发微博、发小红书,每天宣扬着你有多努力。

很多事情,你做成功了,大家才会觉得你牛逼。

√ 坚持运动。

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更重要是能够缓解压力,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 保持心态的平和。

不要想太多,患得患失,一下幻想自己考上研究生,一下又唉声叹息,一切都是未知数,自己默默的努力就好,结果怎么样,交给命运。

√ 一旦决定二战,一定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不管能不能考上,一定要把所有科目都考完。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都会陷入一种错觉,就是“我想要的一切都该得到,只要有哪个没得到,只要有哪件事有点缺陷,我就心里特别不舒服”。

其实,比起事事追求如愿,我们更需要学会“做减法”。

缺陷是完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完美。

无需事事追求完美。

考研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选择,这个选择暂时没能完成,我们还有别的选择,你还年轻,你还有机会。

那些曾让你泪流满面的事情,总有一天会换种方式开出花来。

所以,2022的小伙伴们,无论我们是一战、二战、三战...又或者是N战,都加油吧~!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请坚定地走到尽头。

愿所有美好都如期而至,愿所有努力都所有回报。

本文内容来自公众号老吕考研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立即删除

内容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2772182309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