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简历品牌推广师
腊八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作者:君仔小编 2022/05/26 00:05:56
阅读 120
腊八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又是一年腊八到,我的朋友,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到了,

年,自然也就紧跟而至,

在这接二连三,充满喜庆的节日里,

真诚的道一声祝福,

祝福你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祝愿你此刻的心情暖意融融。

腊八到,祝福到,

腊八节到了,我的朋友,

送你一碗快乐粥,愿你开开心心,

送你一碗平安粥,愿你健健康康,

送你一碗富贵粥,愿你吉祥如意,

送你一碗幸福粥,愿你幸福久长,

送你一碗腊八粥,祝你腊八节快乐!

腊八到,祝福到,

思念的路,总是漫漫无边,

想念的人,总是相隔遥远,

在这一年一度的腊八节日里,

衷心的祝福你,

天气再冷,也别忘了照顾好自己,

工作再累,也要记得注意休息。

腊八到,祝福到,

月亮再美,也比不上朋友的安慰,

星光再美,也比不上朋友的点缀,

朋友是满天星中最亮的一颗,

朋友是祝福声中最诚的一个,

愿你天天都有快乐相伴,

愿你夜夜都有好梦追随,腊八节快乐。

腊八到,祝福到,

累了,就停下来吧,让心靠岸,

困了,就慢下来吧,稍做舒缓,

别因贪婪而扭曲了个性,

别因忙碌而忘记了休息,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唯有真情最可贵,唯有健康最珍贵,

愿你多保重,腊八节快乐。

腊八到,祝福到,

风,带来轻松,水,带来温柔,

愿我的短信,能在这极寒的天气里,

带给你一丝丝暖意,

信与不信在你,笑与不笑也在你,

不管是近在咫尺的亲人,

还是远在天涯的朋友,

愿好运陪伴你身边,愿幸福与你常相伴,

愿你笑口常开,腊八节快乐。

《腊八快乐》歌曲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日。

你的耳边是不是也响起了这样的童谣呢?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闹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过了腊八就是年

  一岁之末为“腊”。

  在我国上古时期,人们把冬季祭祀神灵、祖先称为“大腊”,举行冬祀日子被称为“腊日”。

慢慢的每年农历腊月初八作为“腊日”逐渐被确定下来,成为祈求丰收和吉祥的传统节日。

  如今的腊八节,就像童谣里唱的那样,更多意味着春节序幕已经拉开,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了。

  腊八一过,家家户户洒扫庭院、杀猪宰羊。

在外漂泊的游子归乡,与倚闾而望的亲人团聚,共话家常,句句都是乡音。

这是团聚的日子,是美好的时节。

流传千年的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在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一定会让你看花了眼。

  最为讲究的会在白米中掺入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不下二十种食物。

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会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

  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做狮子尾巴。

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一头小狮子。

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

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

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关于腊八粥的故事

  为什么腊八要喝“腊八粥”?一起来听听下面这些故事吧。

“赤豆打鬼”的传说

  传说上古时期,有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

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而人们生病、身体不好都是腊八节这些疫鬼作祟的原因。

所以,在腊八这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

纪念修长城的民工

  相传,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民工们长年在工地上不能回家,吃粮全靠家里人送。

家里粮食送不到的,就有可能饿死在长城工地。

有一年腊月初八,一些少粮的民工们把各自剩下的五谷杂粮熬成稀粥,每人喝一碗抵御饥寒。

为了悼念这些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怀念岳飞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

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

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牢记祖先勤俭之美德

  传说,西晋时有个青年人很懒,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等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没粮了。

饥饿难熬的年轻人,遍搜家里的坛坛罐罐,将残余的五谷颗粒连同可食的残碎物,一起煮了一碗粥喝下。

从此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勤劳过日。

人们借此教育子女,腊八喝粥,牢记祖先勤俭美德。

过腊八,想念家的味道

  腊八粥的甜糯,是每个人心中的年味,是无法忘记的家的味道……

《腊八粥》

沈从文(节选)

  闻到香味,就得咽三口以上的唾沫。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这个腊八,教你露一手

泡一坛腊八蒜

  泡腊八蒜要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

  老舍就曾写到:“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

晒一份腊八豆腐

  把豆腐切成圆形或方形的块状,然后抹上盐水,在上部中间挖一小洞,放入适量食盐,置冬日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使盐分逐渐吸入,水分也渐晒干,即成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明清时期,徽商外出经商时,为了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在每年的腊月,各家都烧制“腊八豆腐”,带出作为菜肴,可以吃上一年。

做一碗腊八面

  腊八面的精华在拌面的臊子。

把干香菇、黑木耳、干黄花菜、、黄豆、提前用温水泡发,把猪肉、豆腐干、胡萝卜、白萝卜等切成丁。

先炒熟肉丁,再加入其他食材、调料翻炒均匀,臊子就做好了。

  以前,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前一天用各种食材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这种习俗在今天也可以见到。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

收拾心情,准备回家过年咯!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文章视频音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

内容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2772182309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