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秘诀
沈从文
1
“真真的秘诀是多读多做。
”
你问关于写小说的书,什么书店什么人作的较好。
我看过这样书八本,从那些书上明白一件事,就是:凡编著那类书籍出版的人,肯定他自己绝不能写较好的创作,也不能给旁的从事文学的人多少帮助。
那些书不管书名如何动人,内容总不大合于写作的事实,算不得灵丹妙药。
他告你们“秘诀”,但这件事若并无秘诀可言,他玩的算个什么把戏,你想想也就明白了。
真真的秘诀是多读多做,但这个已是一句老话了,不成其为秘诀的。
我只预备告你几句话,虽然平淡无奇,也许还有一点用处,可作你的参考。
据我经验说来,写小说同别的工作一样,得好好的去“学”。
又似乎完全不同别的工作,就因为学的方式可以不同。
从旧的各种文字、新的各种文字理解文字的性质,明白它们的轻重,习惯于运用它们。
这工作很简单,并无神秘,不需天才。
不过,好象得看一大堆作品才会得到有用的启发。
你说你也看了不少书。
照我的推测,你看书的方法或值得讨论。
从作品上了解那作品的价值与兴味,这是平常读书人的事。
一个作者读书呢,却应从别人作品上了解那作品整个的分配方法,注意它如何处置文字如何处理故事,也可以说看得应深一层。
一本好书不一定使自己如何兴奋,却宜于印象底记着。
一个作者在别人好作品面前,照例不会怎么感动,在任何严重事件中,也不会怎么感动——作品他知道是写出来的,人事他知道无一不十分严重。
他得比平常人冷静些,因为他正在看、分析、批判。
他必须静静的看。
分析、批判,自己写时方能下笔,方有可写的东西,写下来方能够从容而正确。
文字是作家的武器,一个人理会文字的用处比旁人渊博,善于运用文字,正是他成为作家条件之一。
几年来有个趋向,不少人以为文字艺术是种不必注意的小技巧。
这有道理。
不过这些人似乎并不细细想想,不懂文字,什么是文学。
《诗经》与山歌不同,不在思想,还在文字!一个作家思想好,决不至于因文字也好反而使他思想变坏。
一个性情幽默知书识字的剃头师傅,能如老舍先生那么使用文字,也就有机会成为老舍先生。
若不理解文字,也不能使用文字,那就只好成天挑小担儿各处做生意,就墙边太阳下给人理发,一面工作一面与主顾说笑话去了。
写小说,想把作品涉及各方面生活,一个人在事实上不可能,在作品上却俨然逼真,这成功也靠文字。
文字同颜料一样,本身是死的,会用它就会活。
作画需要颜色,且需要会调弄颜色。
一个作家不注意文字,不懂得文字的魔力,纵有好思想也表达不出。
作品专重文字排比自然会变成四六文章。
我并不要你专注重文字。
我的意思是一个作家应了解文字的性能,这方面知识越渊博熟练,越容易写作品。
2
“作家应明白各种人为义利所激发的情感如何各不相同。
”
写小说应看一大堆好作品,而且还应当知道如何去看,方能明白,方能写。
上面说的是我的主观设想。
上面说的是我的主观设想。
至于“理论”或“指南”“作法”一类书,我认为并无多大用处。
这些书我就大半看不懂。
我总不明白写这些书的人,在那里说些什么话。
若照他们说的方法来写小说,许多作者一年中恐怕不容易写两个像样短篇了。
“小说原理”“小说作法”那是上讲堂用的东西,至于一个作家却只应看一堆作品,作无数次试验,从种种失败上找经验,慢慢的完成他那个工作。
他应当在书本上学懂如何安排故事使用文字,却另外在人事上学明白人事。
每人因环境不同,欢喜与憎恶多不相同。
同一环境中人,又会因体质不一,爱憎也不一样。
有张值洋一千元的钞票,掉在地下,我见了也许拾起来交给警察,你拾起来也许会捐给慈善机关,但被一个商人拾去呢?被一个划船水手拾去呢?被一个妓女拾去呢?你知道,用处不会相同的。
男女恋爱也如此,男女事在每一个人解释下都成为一种新的意义。
作战也如此,每个军人上战场时感情各不相同。
作家从这方面应学的,是每一件事各以身份性别而产生的差别。
简单说来就是“求差”。
应明白各种人为义利所激发的情感如何各不相同。
又警如胖一点的人脾气常常很好,超过限度且易中风,瘦人能够跑路,神经敏锐。
广东人爱吃蛇肉,四川人爱吃辣椒,北方人赶骆驼的也穿皮衣,四月间房子里还生火,河南、河北乡村妇女如今还有缠足的,这又是某一地方多数人相同的,这是“求同”。
求同知道人的类型,求差知道人的特性。
我们能了解什么事有他的“类型”,凡属这事通相去不远。
又知道什么事有他的“特性”,凡属个人皆无法强同。
这些琐细知识越丰富,写文章也就容易下笔了。
知道的太少,那写出来的就常不对。
好作品照例使这看来很对,很近人情,很合式。
一个好作品上的人物常使人发生亲近感觉。
正因为他的爱憎,他的声音笑貌都是一个活人。
这活人由作者创造,作者可以大胆自由来创造,创造他的人格与性情,第一条件,是安排得对。
他可以把工人角色写得性格极强,嗜好正当,人品高贵,即或他并不见到这样一个工人,只要写得对就成。
但他如果写个工人有三妻六妾,会作诗,每天又作什么什么,就不对了。
把身份、性情、忧乐安排得恰当合理,这作品文字又很美,很有力,便可以希望成为一个好作品。
3
“我们谁都缺少死亡的经验,然而也可以写出死亡的一切。
”
不过有些人既不能看一大堆书,又不能各处跑,弄不明白人事中的差别或类型,也说不出这种差别或类型,是不是可以写得出好作品?换一个说法,就是假使你这时住在南洋,所见所闻总不能越出南洋天地以外,可读的书又仅仅几十本,是不是还可希望写几个大作品?据我想来也仍然办得到。
经验世界原有两种方式,一是身临其境,一是思想散步。
我们活到二十世纪,正不妨写十五世纪的历史小说。
我们谁都缺少死亡的经验,然而也可以写出死亡的一切。
写牢狱生活的不一定亲自入狱,写恋爱的也不必须亲自恋爱。
虽然这举例不大与上面要说的相合,譬如这时要你写北平,恐怕多半写不对。
但你不妨就“特点”下笔。
你不妨写你身临其境所见所闻的南洋一切。
你身边只有《红楼梦》一部,就记熟他的文字,用那点文字写南洋。
你好好的去理解南洋的社会组织、丧庆仪式、人民观念与信仰、上层与下层的一切,懂得多而且透彻,就这种特殊风光作背景,再注入适当的想象,自然可以写得出很动人故事的。
你若相信用破笔败色在南洋可以画成许多好画,就不妨同样试来用自已能够使用的文字,以南洋为中心写点东西。
当前自然不免会发生一种困难,便是作品不容易使人接受的困难,这就全看你魄力来了。
你有魄力同毅力,故事安置的很得体,观察又十分透彻,写它时又亲切而近人情,一切困难不足妨碍你作品的成就。
(我们读一百年前的俄国小说,作品中人物还如同贴在自己生活上,可以证明,只要写得好,经过一次或两次翻译也仍然能接受的。
)你对于这种工作有信心,不怕失败,总会有成就的。
我们作人照例受习惯所支配,服从惰性过日子。
把观念弄对了,向好也可以养成一种向好的情性。
觉得自己要去做,相信自己做得到,把精力全部搁在这件工作上,征服一切并不十分困难,何况提起笔来写两个短篇小说?
4
“这不是知识多少问题,是训练问题。
”
你问:“一个作者应当要多少基本知识?”这不是几句话说得尽的问题。
别的什么书上一定有这个答案。
但答案显然全不适用。
一个大兵,认识方字一千个左右,训练得法,他可以写出很好的故事。
一个老博士,大房子里书籍从地板堆积到楼顶,而且每一本书皆经过他圈点校订,假定说,这些书全是诗歌吧,可是这个人你要他作一首诗,也许他写不出什么好诗。
这不是知识多少问题,是训练问题。
你有两只脚,两只眼睛,一个脑子,一只右手,想到什么地方就走去,要看什么就看定它用脑子记忆,且把另一时另一种记忆补充,要写时就写下它,不知如何写时就温习别的作品是什么样式完成。
如此训练下去,久而久之,自然就弄对了。
学术专家需要专门学术的知识,文学作者却需要常识和想象。
有丰富无比的常识,去运用无处不及的想象,把小说写好实在是件太容易的事情了。
懒惰畏缩,在一切生活一切工作上皆不会有好成绩,当然也不能把小说写好。
谁肯用力多爬一点路,谁就达到高一点的峰头。
历史上一切伟大作品,都不是偶然成功的。
每个大作家总得经过若干次失败,受过许多回挫折,流过不少滴汗水,才把作品写成。
你虽不见过托尔斯泰,但你应当相信托尔斯泰这个人的伟大,那么大堆作品,还只是一双眼睛一个脑子一只右手作成的。
你如今不是也有两只光光的眼睛、一个健全的脑子、一只强壮的右手吗?你所处的环境、所见的世界,实在说来比托尔斯泰还更幸运一些,你还怕什么?你担心无出路,你是不是真想走路?你不宜于在迈步以前惶恐,得大踏步走向前去。
一个作者的基本条件,同从事其他事业的人一样,要勇敢、有恒,不怕失败,不以小小成就自限。
插图来自网络
本期微信编辑:刘玉阶
【使用锤子简历小程序制作简历】
零经验实习简历模板
21254人用过
学生求职简历模板
52754人用过
申请研究生简历模板
2324人用过
经典工作简历模板
6254人用过
投行咨询简历模板
12465人用过
产品经理简历模板
7532人用过
程序员简历模板
7457人用过
留学英文简历模板
4554人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