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简历品牌推广师
这些留学生最常用的求职渠道,你确定真的用对了?
作者:君仔小编 2022/05/26 00:21:00
阅读 282
这些留学生最常用的求职渠道,你确定真的用对了?

Jennie学姐经常会收到学生们提出的很多关于求职方面的问题,其中被问到次数最多的大都是“在哪里可以找到工作呀?”或“投了简历但是没有任何回音”这类。

其实这类问题都可以归纳为,求职渠道模糊。

其实,不论是你目前是在校生,应届毕业生还是准备跳槽的社畜,在求职过程中做的最多的事情应该就是简历投递了。

海投的次数多了,大多数人会产生很大的无力和疲惫感。

很多学生也都或多或少的看到一些介绍招聘网站的文章,比如“美国求职必看的十大大招聘网站”或者“不知道这些招聘网站怪不得你找不到工作”这类的科普文章。

其实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求职,大家几乎不大可能把所有招聘平台都用上。

而且针对不同的行业、公司和岗位,也会有特定的平台去使用。

所以,投递首先要选择好合适的渠道。

那么接下来,Jennie学姐就来介绍一下几个普遍的求职渠道,希望在未来的春招中能够帮助到各位同学。

Part 01

海投渠道

海投基本上是大部分学生找工作的第一步。

在北美,海投平台的选择是非常有讲究的。

根据岗位和公司的特性来选择平台:

如果你曾经有过海投的经历,那你一定不难发现很多大公司的岗位,不论你在哪个平台搜索,最后都会链接到他们官网。

这种类型的公司都是有自己完善的官网求职系统的,职位的发布都会通过自己的官方平台发放。

对于这类公司最重要的平台即是官网,针对此类公司,一定紧盯官网的更新信息,然后挑选合适的岗位进行投递。

根据平台的特性来选择公司:

不同的求职海投网站之间也存在着竞争,所以能够被大部分人熟知的求职网站一定是有其独特之处的。

比如特定用户群体(程序员,工程师)、个性化招聘方式(老板直接聊,社交推荐)、个性化功能(海量简历模板)等,对于不同的平台,可以根据平台的特性来针对性的投递。

不要所有网站都填一样的简历然后找岗位进行海投,这样的效率极低,最后的效果也大概率不尽如人意。

接下来,我们主要给大家列举几个海投常用平台。

正如上述我们提到的,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独特之处,各位同学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精准投递,不用局限于某一个网站。

LinkedIn

对于北美求职平台来说,LinkedIn当之无愧,从始至终处于招聘平台首位,只要自身水平不算太差,使用得当的话基本上不愁找不到工作。

LinkedIn主打实名制社交招聘,与国内的脉脉相似,属于开放性的求职社交平台,所以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你都可以在LinkedIn上搜到目标公司的人脉。

对于求职来说,美国可比中国还注重人脉交际圈,所以LinkedIn这种社交求职平台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LinkedIn该如何使用呢?如果有目标公司,可以直接搜索该目标公司名字,之后根据搜索结果筛选和自己背景比较相像的员工。

这里比较推荐校友或者背景条件比较相似的人。

在找到合适人选之后,这时候就要发挥你的networking能力了。

礼貌的跟他/她在对话框中打个招呼,如果可以的话跟对方约个咖啡,见面聊聊是最好的。

在Coffee chat的过程中,找合适的时机询问对方是否有机会进行工作推荐,这里大家不用害羞,放心大胆的问即可,因为这在美国networking求职中是比较常见的形式,当对方答应可以跟你聊聊时,他/她大概也明白你找他是因为想要咨询工作机会。

最后,不管有没有合适的内推机会,你都不要忘记对对方表示感谢,因为这个人也将是你的人脉资源之一。

Indeed

Indeed在海投平台中的地位之高,基本上说到海投网站就必不可少的会谈到它。

作为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招聘平台,Indeed覆盖了全球94%GDP的地区,在50多个国家都有运营,并且网站支持20多种语言搜索,是一个非常大且全的平台。

Indeed这种大而全的平台好处就在于它把所有的公司以及职位信息都汇总到了一起,求职者们再也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各个公司官网搜集岗位信息。

不过,大而全也并非一定是好事,正因为大多数求职者都在这个平台海投简历,如果你的简历内容不够丰富出彩,很容易就石沉大海被后来的简历所淹没。

Glassdoor.com

Glassdoor是一个拥有点评和搜索系统的求职平台。

求职者可以在该平台上匿名评价某公司的工作环境,岗位,工资待遇或者面试问题等等,有点相当于脉脉上的职言这个部分。

同时,Glassdoor也给大家网罗整理了很多行业的基本信息,如某岗位的业内基本平均薪资,某年的行业平均薪资排名等。

很多求职者在刚刚开始求职的时候,对公司的基本信息并不了解就开始盲目的海投简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个时候,Glassdoor这个网站提供了了解公司信息的平台,避免大家掉入不必要的雷坑。

CareerBuilder.com

CareerBuilder,也被戏称为称为美国版的智联招聘。

平台长期活跃着150万+工作机会。

与Indeed的问题相同,平台信息鱼龙混杂,因此信息检索对于求职者来说又是一项大工程。

不过,该网站可以根据搜索记录和简历基本信息来进行相关岗位推荐,对于懒癌患者来说还是不错的一个选择。

Internships.com

顾名思义,Internship.com主要是招募实习生,也是主打面向学生群体的平台。

Internships.com上有将近7万多实习岗位常年在招,因为针对的是在校的学生,所以开放岗位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全。

大部分在校生都可以搜索在学校附近的实习岗位。

除此之外,该网站也汇总了很多使用的面试技巧和经验,给在大学时准备初次实习的小伙伴带来了不少帮助。

Part 02

Career Fair直投渠道

Career Fair长久以来一都是留学生的伤心之地,Jennie也经常听到同学来吐槽:去了学校组织的Career Fair基本没啥用,整个Career Fair就一直跟HR尬聊,HR收了简历后就消失了...

而Career Fair其实是比海投更加有效的直投渠道,因为你能够直面公司的HR,给人留下第一印象。

在去Career Fair之前,请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 从学校Career Center官网检索公司和招聘岗位信息,筛选3-5个自己的目标公司,提前做功课。

2. 根据筛选后的目标工作岗位,修改准备相应的岗位匹配简历,让简历更加有针对性。

3. 准备1-2分钟的Pitch并保证自己熟练发挥。

用30到60秒的时间让HR对你本人有兴趣是比较难的一点。

在这个Pitch中,你需要聊到你的个人背景,过去的实习经历以及你的独特之处。

4. 准备一些相应的面试问题和答案。

譬如通用的“你为什么对我们公司这个岗位感兴趣?”这种基本的behavior question。

5. 留下对方的名片和Email信息。

在交谈过程中,可以用笔记下与你聊天的HR谈话间透露出来的一些信息,同时也可以让对方HR觉得你是一个重视本次机会的人。

在谈话结束后,不要忘记询问对方的Email和名片。

6. Career Fair后进行Email Follow Up。

在后续的Follow up email中,你可提到你是在Career Fair上跟他聊天的XXX,这次谈话对你来说非常有意义,感谢一下他对你在求职上面的指导。

同时,不要忘记谈及你非常重视这次机会,希望能够获得对方公司的面试机会。

Part 03

内推渠道

对于北美求职而言,networking和内推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前面我们讲到的用好LinkedIn的重要性,其实LinkedIn也是内推渠道的一个重要平台。

而内推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投简历的方式,内推与否不影响任何环节的任何流程。

内推也是企业招聘非常喜爱的一种模式,HR或者面试官可以直接对接求职者,大大增加了招聘的节奏和效率。

并且,公司员工内部就有对彼此的信任感,自己的员工推荐的人会更加有保障。

但凡你可以联系到目标公司的内部员工,并且她/他能够帮你进行内推的话,这比起海投来说,效率要高上百倍!

通过内推,求职者可以了解到目标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招聘政策,了解自己的简历还存在哪些问题,争取获得过关机会,如果求职者与内推人关系好,内推人甚至可以直接把你的简历递到部门负责人手中。

内推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一种求职模式。

求职者首先要尊重内推人,在被内推之前,求职者需要自己先了解公司的招聘岗位有无与自己相匹配的,准备好相应的简历。

简历不能太简陋,如果与内推人关系比较好,可以请求他帮忙看看能不能完善一下自己的简历。

在成功获得了内推机会后,需要比准备自己海投获得面试时更认真几倍的态度来对待它。

同时,不要一再的逼问内推人为什么内推没有成功,相互尊重。

这里还有一个需要总结的点,也是之前我们给大家反复强调的,针对不同的岗位需要准备不同的简历来投递,尽量让自己的实习或者在校经历能够匹配上投递的岗位描述信息,这样能够大大增加拿到面试的概率。

内容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2772182309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