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简历品牌推广师
简历中看似“鸡肋”的“自我评价”,居然藏着这么多的秘密
作者:君仔小编 2022/05/27 00:05:42
阅读 187
简历中看似“鸡肋”的“自我评价”,居然藏着这么多的秘密

简历一投就收到面试邀约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简历高手”说

想要达成这样的效果

提高简历的“转化”能力是关键

光会写基本信息、教育&工作经历还不够

想要在一众简历中脱颖而出

还需要把“自我评价”写出彩

那么如何写好简历上的“自我评价”

让HR都忍不住喊你来面试?

本期,资深职涯规划专家给你支招

↓↓↓

讲师介绍

刘蕾

科锐国际职涯特邀咨询师

经济学硕士,工学&理学学士

21年大型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经验

NLP教练技术认证

21年从业经验,曾任大型知名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战略运营副总裁;Cover中国、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参与过多个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对各类型企业的组织规划、人才测评与发展、薪酬与绩效管理等均具有丰富的实操经验;

擅长招聘、测评、人才盘点、业务及人员优化、人员发展及绩效管理;3年多独立顾问和培训师经历;参与过大型上市公司的组织诊断、企业文化梳理、组织架构梳理、职能梳理、岗位梳理、胜任能力模型搭建、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中心搭建、薪酬绩效体系搭建、管理培训生项目策划、国际管理培训生项目策划与实施等工作。

Answer

1、HR是否会看简历中的“自我评价”?有多少人看?多少人不看?为什么?

一些行业机构做过一个全行业的HR做招聘工作小伙伴范围内调研,调研的主题:HR,简历中的自我评价你会看吗?调研中给出了4个选项:

(1)必看:占调研总量的37.5%

(2)有时候会看:占调研总量的41.67%

(3)从来不看:占调研总量的16.67%

(4)其他:占4.16%

第一个、第二个选项,基本会看“自我评价”的HR占到79.17%。

这也从侧面说明,简历中的“自我评价”很重要,是求职者的必写项目。

那什么样的“自我评价”,HR不会看,或 者说懒得看呢?一般也有以下几点原因:

(1)千篇一律且无实际内容,“自我评价”不值得看

“自我评价”中多是一些空洞语句,比如“勤奋刻苦、有责任心、富有工作热情”等等,这些内容并不能说明求职者是否适合招聘岗位,所以看了等于白看。

(2)简历繁多,精力有限,“自我评价”没时间看

有时候HR要在两三个小时看完几十份甚至上百份简历,平均下来每份简历只看十几秒钟。

通常,他们打开简历都会直奔“工作经历”或“实习经历”部分,没看到关键点就直接关闭;“工作经历”合适之后才看“个人资料”,合适就直接约来面试,不看“自我评价”纯属精力有限。

由此可见,不是HR不愿意看“自我评价”,而是求职者的“自我评价”不能传递HR所要搜索的关键信息。

机械呆板的“自我评价”会让HR觉得“似乎所有的求职者都是富有激情、热爱学习,勇于挑战”的人。

一方面是求职者的“自我评价”缺乏新意、言辞空洞,另一方面是HR觉得简历中“工作经历”重于“自我评价”,这便导致了部分HR觉得“自我评价”没有必要看。

2、为什么简历中的“自我评价”很重要?

要从HR为什么会看“自我评价”说起,因为做招聘工作的小伙伴们,每天要查阅的候选人简历非常多,他们非常希望能从“自我评价”中看到:应聘者对自己的了解、对公司所招岗位的了解及自身与岗位的匹配度。

所以说,出色的、有针对性的自我评价会让你的简历脱颖而出,有效节省招聘者筛选简历的时间,给他们一个想要与你沟通的理由。

简历中,“自我评价”是个人能力和工作经历的索引 ,HR不关注不是“自我评价”不重要,而是多数求职者“自我评价”写得不好,才让人觉得它不重要。

“自我评价”就像新闻开头的“内容提要”,它是个人能力或者说是“工作经历”的索引。

既然HR看简历习惯直奔主题,到“工作经验”部分寻求招聘关键词,那么求职者就要懂得对个人能力和工作经历进行提炼,将HR最关心的岗位关键词呈现在“自我评价”中。

3、自我评价如何写,才能获得HR的青睐?

(1)语言简洁凝练,说出你的最大优势,避免使用一些空洞老套的话。

“自我评价”最多150个字,这一部分要注意简洁,过于繁琐的内容可能会让HR直接抛弃你的简历,连看“工作经历”的动力都没有了。

正确的方法是针对应聘岗位,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出工作经历中最能展现个人能力的内容,勾起HR了解你的兴趣,从而产生进一步去阅读“工作经历”部分。

(2)人人都有的必备素质,怎样才能在“自我评价”里更突出?

不少求职者在写到“自我评价”时,脑海中只有“踏实能干肯干”、“认真负责”等词汇,但这些是作为职场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并不能凸显你的独特之处。

同样是“踏实能干”,众多求职者中HR为什么要选择你?

针对这种情况,你需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比如说:你虽然只是一个秘书,但你对公司的业务情况非常了解,能更好地理解销售同事以及领导的业务压力以及业务状况,更好更及时地帮他们解决问题,甚至未雨绸缪做好准备,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等等,这些独特之处都可以在“自我评价”中涉及,在“工作经历”部分详述。

当HR看到这些描述,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个业务能力很强、工作态度积极、稳妥实干的专业秘书形象。

(3)针对不同岗位,适当调整“自我评价”

“一纸简历通天下”的时代早已过去,求职者需要针对不同的岗位对自己的简历进行包装,“自我评价”也不例外。

当然,包装不是作假,而是要求你针对职位要求或公司情况,有所侧重,有所强调,更加有针对性。

Answer

首先,HR在简历的“自我评价”部分最想看到的是求职者对自己、对公司目前所招聘职位的了解以及了解你与招聘岗位的匹配程度。

求职者需要在“自我评价”部分向企业展示个人的综合素质与特点,其主要包括:个人资历总结、工作技能与专长总结、工作风格总结、个人职业资格总结等。

简历中的自我评价以4—10条为宜,不宜过于冗长、格式化、无个性的自我评价。

如:活泼开朗、外向大方、勤奋努力等,这样的用词很难打动HR,也容易让自己落入“不通知面试”的行列。

在写自我评价时,可以先回顾一下自己的工作经历,思考自己在以前的工作中所积累的工作经验,然后再挑选出与所投递岗位比较吻合的工作能力,写在自我评价中,以突出自己的优势。

在撰写“自我评价”部分时,可以从5个维度着手:

1、综述:累计的工作经验、分别服务过什么行业、主要做过的职位;

2、专业知识和能力: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可迁移的职场能力(软能力):核心的工作能力。

这里推荐大家看一本书——《12个工作的基本》,作者是大久保幸夫,当你掌握了工作的基本能力,就可以胜任大部分的工作岗位。

这12个能力分为3大类:自我管理、人际沟通、团队协作;

(1)自我管理:

乐观的态度:用积极思考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持续学习力:在快节奏生活中找到空闲时间主动学习;

目标发现力:只要正视自己的内心就能发现梦想;

专业构筑力:让自己成为特定领域中的“专家”。

(2)人际沟通:

亲和力:迅速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建立信任关系;

反应力:遇到事情的反应与应变的能力;

语境理解力:理解对方的语境并达成有效沟通。

(3)团队协作:

委任力:不是领导也能够委托别人工作的能力;

商务谈判力:提出中肯的建议但把最终的决定权留给对方;

传授力:不仅要有知识,还能把知识传递给他人;

协调力:促使不同利益方达成共识,统一目标;

国内外不同的管理学专家对于软能力(通用能力)的定义和界定各持观点,以上是我举的例子,供大家参考。

4、获得的主要荣誉:如优秀员工、特别贡献奖等;

5、其他/资格证书:特殊技能或跟工作相关有利于开展本职工作的专长,如跨文化适应性、会多门语言等;如果有海外工作的背景,又是你要应聘那家公司看重的,就需要增加这部分内容。

Answer

1、HR为什么问离职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通过这类问题的解答,面试官可以了解到:

(1)你的工作态度,是否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一怒之下离职;

(2)你入职后是否稳定,是不是会在很短时间内再次跳槽;

(3)你离开上一家公司的原因,如果目前你要应聘的公司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你会不会再次选择离职;

(4)判断离职原因,是因为原有公司平台的问题,还是候选人压根就无法胜任上家公司的工作而被淘汰;

(5)你的价值观与公司的价值观是否匹配;

2、在回答HR关于“为什么离开上家公司的原因”时,我们的回答可以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1)简单概述:不必把离职的原因说的过于详细、过于细节,只要体现出你想来这家公司的诚意即可;

(2)从你的工作谈起:如,早就有走的打算,但因为某个项目还没结束或公司一时没人接手你的工作,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出来应聘,足以体现你对工作的责任心。

(3)实事求是:如因为公司地点变动、公司资金链断了、家人生大病或者举家迁移到另一个城市等不得以原因离职的,大可按真实的情况描述,一般公司都会表示理解。

(4)寻求更大突破:在职场中,不论任何一个公司都需要有发展潜力和工作热情的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没有热情,没有进取心,那么肯定就不能完成好工作。

因为说实话,大部分人的能力是相当的,只要足够努力都能取得成绩。

既然你辞职是为了能发展得更好,那么你的热情便不言而喻,HR肯定会相信你在公司会好好表现。

(5)和自己的规划相冲突:举个例子,小林在进入上家公司之前和公司协商之后,确定了岗位才入职上班的。

可是在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小林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向不断调整,最后渐渐与她自己所期望的工作完全相悖,这让她十分受不了。

在面试新公司时,小林对面试官说的辞职原因是这样的:所谓人尽其才,我们在公司中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这样才能把工作效率提到最高,如果不顾实际随便安排工作,必然是整体效率的低下。

小林的辞职理由有理有据,面试官十分认同。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锤子简历模板范文,一键导入简历模板内容

锤子简历 简历 模板分类

职位

客服简历模板编导简历模板编辑简历模板律师简历模板翻译简历模板咨询顾问简历模板电子商务简历模板市场营销简历模板软件测试简历模板UI/UX简历模板管理培训生简历模板外贸简历模板采购简历模板策划简历模板护士简历模板建筑简历模板助理简历模板运营简历模板产品经理简历模板程序员简历模板银行简历模板设计师简历模板人力资源简历模板财务简历模板销售简历模板医生简历模板教师简历模板会计简历模板

内容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2772182309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