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小道消息写了一篇「如果遇到初入职场的我,你会对自己说什么?」,恰好现在也是毕业季,加之我最近面试了不少应届生,所以今天想跟各位谈谈这个话题。
虽然这篇文章面对的主要群体是应届生,但对于非应届生而言,或许也能给予你一些帮助和启发。
22岁的时候,我曾写过两篇自己对于职场理解的文章
1、「爱好变成工作的代价你是否承受得起?」
2、「关于90后的青年危机」
当时正值风华正茂、斗志昂扬的年纪,然而突然决定去“北漂”这件事却加剧了我在那个时间节点上,对未来的焦虑、压抑、困惑、担忧。
北漂让我意识到了“成长只是一瞬间的事”。
在那个年纪,或许你跟我一样,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你还年轻,有的是资本。
”
如果你现在恰好是应届生,听到诸如此类的话,我很诚恳地建议你认真质疑一下这句话的逻辑性:比如「如何定义”年轻“?如何定义你的“资本”?」
现在,你可以花点认真思考一下是否能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暂时没有清晰的答案,就请不要用这句话去自我催眠。
不可否认,年轻的资本在于有时间、有精力、甚至是有试错成本,但接下来我会从一个非职业型面试官的角度告诉你,在北京这个城市,如果你想要有不错的发展,年轻是你的资本也不是你的资本。
因为总有比你更“年轻”的人存在,也总有比你更有“资本”的人存在。
如果你连最原始的“资本积累”都没有做好,那么所谓的“有时间、精力、试错成本”与其余年轻人无异,甚至未必是比你的优势条件。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想站在自己的角度,从一个毕业了四年,且经历过创业公司打磨、异国他乡自己创业、再到自由职业者的角度,去提供一些或许对职场小白/应届生有用的经验和信息。
我大学毕业那年,因为一个冲动的决定和意念选择北漂,当时为了在北京留下来,和无数应届生一样,我海投各种公司的简历,也不在意薪资待遇,只为能够面试成功,顺利入职。
当时脑子里想的是,只要有一家我中意的公司要我就行。
丝毫没去思考过这家公司多大规模,公司背景及核心成员构成,直属Leader背景等等因素,现在回想起来,用“傻白甜”来形容自己都不过分。
如果说时光能够倒流,现在的我站在当年那个“愣头青”的自己面前,接下来文章里的内容就是我希望告诉当年那个我自己的。
因为有些事趁早知道,不仅能帮助你少走很多弯路,还能帮助你快速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路径。
应届生面试要忌讳什么?
首先,我会从一个面试者的角度给各位一些简单的意见。
这阵子,我在跑抖音美食玩乐相关的短视频项目,需要招聘一个应届生跟我一起搭档做这件事。
基本岗位要求:拥有拍摄剪辑出镜能力;抖音深度用户;拥有较好的文案能力;对吃喝玩乐有热情。
听上去似乎只要是广电传媒专业出身的学生或者自己做抖音号之类的毕业生都能够胜任,然而在经历近期大量的刷简历,线上聊天,以及线下面试,让我产生了深深地挫败感。
这里我会结合自己经历简单地说几个面试时最容易减分的行为。
面试忘带简历/简历随意折叠
我不是专业的面试官,但这阵子面试我会经常遇到面试者人来后,纸质简历未携带或者是简历折叠成不规则形状直接交到我手里,整张纸摊开就是皱巴巴的状态。
试想,如果你是面试官,前一个面试者将简历装在文件夹里干净整洁的递交于你,而下一个面试者不带简历甚至直接将折叠不规则的纸张交付给你。
两者对比下,你更会倾向于谁?
这只是很小的细节问题,但足以可以帮助我判断出对方可能潜在的某些问题:重视度低、准备不充分、细节执行不到位、责任心较差。
解决方案:务必打印好自己的电子简历,并用文件夹装好,保持你简历的整洁干净,在递交给面试官时选择面试官可直接阅读的方向双手给予。
如果你应聘的是自媒体相关岗位,花点心思做一份H5动画简历再发送给面试官,可穿插自己的作品,与纸质版做些区分,那么面试官会对你的印象更深刻。
岗位职责要求不细看
面试的时候,我遇到过应聘者上来向我提诸如这类问题:“这个岗位需要做什么?”
Excuse Me?难道你投递简历的时候,没有认真去细读那些岗位罗列出来的1、2、3、4……职能要求吗?
当然我可以理解对方或许想要了解更详细精准地岗位职责,但如果以上述方式提问,会给面试官带来极差的印象,在我的理解中,应聘者就是没有认真仔细读我发布的岗位职能,重视度极低。
或许你可以这样问我:“我看到贵公司招募的短视频达人需要基本的拍摄、剪辑、出镜、文案能力,以及可能需要对抖音等短视频有简单的研究,那么是否在这些基础上,还有其他的岗位职责是需要我去履行的呢?
解决方案:仔细研读每一条你想要应聘公司和岗位提到的「职位描述」及「任职要求」。
以我招募的短视频达人岗位为例,如果现在你要应聘此类岗位,你需要自身具备哪些能力才有相应的竞争优势?给各位拆解下:
1、你会基本的剪辑、拍摄能力
我在岗位中明确说明了需要具备一定的剪辑和拍摄技能,然而就算我把这一条置于首列,依旧还是会出现面试者只具备简单的剪辑拼接能力和拍摄能力就将此视作自己的技能。
因此当面试的时候问及:平时用什么剪辑软件?Pr的人物局部调色如何操作?Pr的剪切快捷键是什么?遮罩是否会使用?诸如此类问题时,大部分面试者的反应是「一脸蒙X」。
退一万步来说,如果你不能当场回答出这些问题,那是否可以具备一些「随机应变」的能力?比如说你把自己拍摄和剪辑过的作品直接呈现给我,告诉我这个短片你负责了哪些工作。
你如果无法用言语去证明自己具备该项能力,那就用作品去证明。
如果两者没有,那请问我凭什么信任你能做好这个工作呢?
2、你是抖音用户,了解抖音平台运营机制。
我招募短视频达人岗位的时候,我一般会问对方说:你玩过抖音吗?知道什么是「MCN机构」吗?知道抖音涨粉和曝光跟哪些因素有关吗?……
结果出现过几种情况:对方不是抖音用户不玩抖音、对方不了解“MCN机构”是什么、对方连抖音平台基本流量分发规则也不清楚。
那么基于上述这种状况,如果面试官问你一些最基本的和抖音短视频相关的问题,你都完全无法回答,请问你能体现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吗?
或许你在第一条拍摄剪辑技能上不如一些科班出身甚至是很专业的人才,但是第二条就会成为你极大的加分项。
很简单的逻辑,第一条是基本的门槛和要求,你可以不那么擅长,但第二条就是你体现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谁都知道新媒体平台最看重的就是「流量思维」,如果你对短视频运营研究的深刻透彻,你懂得如何作出大众喜欢的爆款内容;知晓当下抖音最流行的音乐、手势、剧情;你研究并拆解过大量抖音短视频而不是无意识地「只刷不思考」,你能清楚的告诉我影响抖音流量分发的几个重要因素……
那么就算你剪辑拍摄能力一般,我都会很愿意将你纳入候选者名单,甚至是优先考虑你。
因为你的学习能力和钻研能力在我看来,远胜于其他人;你对短视频的热情也远高于他人。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如果有这种充满探索精神,且学习欲望强烈,学习能力也较强的应聘者,下意识就会产生极大的欣赏。
3、你做过抖音账号且有一定特长和天赋
回归到上述面试要求,我遇到过两类应聘者:1、自己从没做过任何平台的账号和视频 2、自己正在做某平台的视频并坚持输出内容。
当我询问是否自己做过短视频账号时,多数人给我的回答是“没有”,有极个别会给我展示自己制作的账号。
从这一点出发,基本又能筛选掉部分人群。
你想要面试抖音短视频达人,如果说自己没做过账号,也没有任何作品,或者给予的作品只是单纯其他公司实习时冗长的视频,那么我如何能够相信你可以在几秒的瞬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同理,你去应聘当下最火热的“新媒体运营”岗位,如果说你自己都没开过自己的公众号,做过自己的微博,拿自己的作品说话,那么我怎么去确信你对这个岗位的热情以及钻研能力呢?
另外,大部分应聘者会给我一些之前在其他公司制作的短视频内容,而有部分高赞短视频是「投机行为」不具备任何精心设计和方法论层面的内容在里面,那么这种数据基本就等于是无用数据。
我自身是一个研究视频的人,所以一款视频如果我能能明显感受到视频是经过你你精心构思,剧本设计,分镜头设计,剪辑、节点音乐使用等迹象,我大概率能看出你的专业和用心。
模糊薪资/预期薪资制定不合理
在面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一定是薪资。
不少应聘者们会异常关心的问题。
如果当问及面试者期望薪资时,对方也许会担心说多了用人单位不要,说少了自己吃亏。
于是选择不给出明确的价码,其实在我眼里这就是平庸的状态。
另一种状况是,应聘者会给出一个超过我对他定价的薪资标准,且并不能用合理的理由告诉我「为什么自己值这个价钱」这一点在我看来是很致命的,因为很容易给面试官造成你「眼高手低」的状态。
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求职者他一定会对自己进行价值定位。
解决方案:你可以找周围朋友或者同行打听该职位级别,分析该公司在同行业的规模大小,再给出自己的价位和底线。
当明确了自己的薪资标准后,最好将心里的定价过程部分还原给对方。
哪些是稀缺资源,哪些是立竿见影的价值,哪些是中长期的价值等等,理由材料都准备好,那么即便你提出一个超过我心里预期的薪水,我也会认真去评估甚至考虑高价聘用你这样的人才。
向面试官提不合适的问题
求职这件事,是双向的。
面试官抛问题给你时,同样也会询问你,是否有什么需要问的。
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应聘者会很胆小地说“没什么要问的”,在我看来这种状态下除非你对公司和岗位真的非常了解,那么可以这么回答,如果不是,我会认为你本身可能不具备教深刻地思考能力。
第二种,应聘者问出了非常不合适的问题。
比如有应届生问我“我该选择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工作加班严重吗?”听到诸如此类问题,我内心其实会很无语。
首先,第一个问题不是面试官该给你解答的。
作为一个应聘者,既然选择来应聘这类规模的公司,那么显然这个问题就算你没考虑清楚,也不该去问面试官。
当你提出这种问题时,我下意识会将你归类为对未来规划不清晰、不稳定因素较大、且不够聪明的存在。
其次,第二个问题更不合理。
我甚至会故意抛出“岗位会有加班,你能否接受?”的问题去测试对方,看对方反应。
这时候我收到过三种回答:
对方面露为难“加班?加班时间有多长?我其实不太喜欢无效的加班。
”
对方没半点犹豫回答我:“没关系的,加班完全可以接受。
”
对方笑着跟我说“媒体人加班难道不是常态吗?”
大家可以感受下,如果你是面试官,你会倾向于哪一种应聘者。
解决方案:综上所述,如何巧妙回答这类问题?你可以询问诸如下类问题:
公司规模和组织框架大致是怎样的?公司目前处于什么阶段?融资情况怎样?资方是谁?未来发展的规划大致是怎样的?老板及核心成员背景是怎样的?你隶属部门目前团队成员构成是怎样的?你的直属Leader大概是怎样的情况?你如果加入的话,个人成长方面能得到怎样的一些提升?公司是否有相关培训等可以给到你成长上的支持?
简历堆砌大量无效信息
在面试前做一系列充足的准备工作是应届生必须要做的功课。
简历准备的周到,那么就相当于你拥有了一块敲门砖。
只有获得面试机会,才意味着你离预期岗位更接近。
应届生有个通病是会在简历上写大量在学校取得的成绩,事实上,你该去根据岗位性质去选择是否过多介绍你在学校取得的一些成就,大部分公司并不在意你的成就,因为这些成就与岗位往往不相关。
除非一些技术型科研型的岗位可能会看中你的学术经验和成绩。
我曾看到简历中个人成就一栏里几乎没写任何有价值信息,跟岗位所需职能也无任何联系,反而相应写着诸如“升国旗第一名”、“赛跑第一名”之类的信息,当时这份简历直接被我扫一眼关闭。
应届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已经从学生到转变为了员工,也就意味着从以自我为中心到以他人为中心的转变,用人单位更在意的是,公司付给你报酬后,你能为我的公司带来怎样的价值而并非你的自身价值。
解决方案:简历一定要干净简洁,撰写的简历要突出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做的事情和活动,贡献有哪些。
所有的用人公司都会期望你是有意向来我这里,而不是广撒网。
如果简历中你撰写了自己的目标,对用人单位而言是加分项。
你希望在几年之内变成怎样的人,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比如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学习哪些相关技能,考取哪些证书等等,这样才能让面试官确信你是认真考虑过加入我的公司。
最后,职场不比学校。
你的一切行为都不再是对老师负责,而是对你自身负责。
因此在求职过程中,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有跟别人竞争的资本。
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一些求职技巧,相信一定能得到你心目中的offer。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立即删除(附上内容地址)
【使用锤子简历小程序制作简历】
零经验实习简历模板
21254人用过
学生求职简历模板
52754人用过
申请研究生简历模板
2324人用过
经典工作简历模板
6254人用过
投行咨询简历模板
12465人用过
产品经理简历模板
7532人用过
程序员简历模板
7457人用过
留学英文简历模板
4554人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