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直播了会计准则的财务报表解析,以终为始,从报表开始看世界。
今天又参加了关于财务BP的讨论,发现了很多有趣又很牛的财务人,他们财务出身,从掌管财务,到掌管业务部,最后掌管信息部。
一个不懂IT,不懂代码的纯财务,如何能做到掌管信息部,也让我见识了很多牛人之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多年的授课和学习,我觉得这句话不应该出自老师之口,而应该出自学生才对。
只有学生自己明白了“原理的存在”,“方法的模型”,才能够更好的吸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能力,而不是老师一厢情愿的表达。
因为这样的话,大多情况下容易被学生吐槽没有实例,不好理解,说的太抽象等等
工具=效率≠感受
昨天有个朋友说,程序就是代码,只要谈到程序他就会提到写代码。
就像提到审计就是做底稿一样。
这种思维真的太low了,low到我已经不再想跟他做朋友了,因为他会拉低你的层次。
结果今天就刚好就见识到了一个纯财务的摇身掌管信息部的案例,对比鲜明,简直就是讽刺。
不管是任何一种语言,代码,底稿,模版,程序等等,他都是实现我们最终产品的一种工具而已。
而最重要的是最终的产品和目标是什么。
工具的本质是提高效率,但是人本身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拿起榔头看谁都是钉子。
就和造船一样,容易拎起锤子就不停地砸,很多人其实会觉得,我的工作目的就是造一艘船,然后就会想着怎么能够做一艘更好的船,而忘记了当初拎起锤子的目的。
很多程序员觉得他的工作目的就是写好这个代码,审计员就是做好这张底稿。
而我想的是,我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造船,而是想要知道海的对面是什么?
做审计应该用心的感受这个世界,深入你的客户,甚至成为你的客户,才知道什么才是有价值的。
目标是自己定的,任务是别人给的
很多人问我那些底稿那些表,我是如何画出来的,听的时候很有道理,很有逻辑,可是自己再去画就是画不出来。
很简单,因为我们工作方式不一样。
我做的事情,包括审计的底稿,包括一些思维方法,都不是公司给我的任务和工作,为了应付工作而工作,你的动作会变形,而且索然无味。
大部分审计人是没有太高的自由度的,即使有一些想法,可能都会被认为不切实际而被项目经理唾弃。
当然,很多人是不适合有自由度的,我带过很多小朋友,给他们自由的时间,他们都用来睡觉了。
做自己的事情,效率永远会比做别人安排的事情要高得多。
做自己的事情,要比做别人安排的事情难得多。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给自己立的flag,如果你本身就不想做这个事情的话,或者打心底认为这事干不成,那么你是不可能给自己定目标的。
那对于你而言不是目标,而是压力。
既然都要朝着一个方向做事情,能自己定目标的话就自己定。
哪怕你还是得接受别人安排的任务,最好也能在心里给自己定目标,因为这样做事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与世界沟通,并建立边界感
不管是代码,底稿,语言,文字,都只是一种表达方式,都是最终表达和呈现出你的结果。
我们最原始的交流方式,都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知获取信息,通过语言、动作、神情、语气、场景、对象来理解表达。
不管你做什么工作,这种表达和传递能力很重要。
同一句话的表达,不同身份的人,语义和效果都有可能会截然不同,审计对于表达的判定十分重要。
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人,一定有所区别,找到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人的边界,清晰的了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审计的关键。
如果不了解客户,就会导致审计中的“认知失调”。
当然,很多审计不觉得是他们自己问题,他们甚至还敢去和证监会打官司,他们深受“只要完成审计程序,就没承担责任”的类似话语其害,结果自然,审计就变成了“四不像”。
要适当的向客户妥协,而不只是让客户向审计妥协
客户矫情,这客户真烂,这客户没内控,账导不出来,资料提供不来
这都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话。
好像审计就应该是让客户听话,然后提供给你底稿中所要的内容,然后你填进去,工作就完成了。
当然,我这里指的妥协,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帮助客户造假,而是表达一种合作关系。
在合作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是奔着同一个目标的
你在做表的同时,不是让客户无条件的给你提供你的表,而是要了解客户,知道客户有什么,知道客户能提供什么,知道如何去利用客户有的资料来执行程序或者分析问题。
不可以丢失其本身的乐趣
审计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发现一个问题,不能解决,那么就换一种方式,可能看起来不是很靠谱,但是依然值得研究,或者值得尝试一下,当深入到一定的程度,经过很多次的试验和演算,最后发现问题。
我经常做一些审计的视频,写一些审计的段子,包括在项目,我经常把底稿画成好玩的样子,找一些有趣的案例。
没别的,因为好玩。
虽然,市场变化很快,也流传着关于财务和审计的很多负面言论,但是不要忘记,做审计,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千万别做死了。
数字不是审计的答案
我经常说,你要做多少底稿,才能把一个项目做死啊。
我经历过很多次这种事情,本来无关紧要的小问题,结果做了很多底稿,经过检查,又发现这些底稿中存在很多矛盾,解释又解释不清楚,本来一个小问题,被折腾的筋疲力尽。
很多人做财务分析,指标一大堆,数据一大堆。
我问他分析了啥,他把指标和数据给我复述了一遍。
我说我不瞎
你分析的结果呢?
结果呢?
结果,结果就是又把数据念了一遍
很多时候,我要的答案不仅仅是数据,我要的是性质。
也就是有问题还是没问题,有多大的问题,能不能解决。
审计很多时候就像做算术题,我们做底稿的阶段,就像小孩子在学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却不具备乘除法的思维。
来源:Benniar。
【使用锤子简历小程序制作简历】
零经验实习简历模板
21254人用过
学生求职简历模板
52754人用过
申请研究生简历模板
2324人用过
经典工作简历模板
6254人用过
投行咨询简历模板
12465人用过
产品经理简历模板
7532人用过
程序员简历模板
7457人用过
留学英文简历模板
4554人用过